】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樂見非遺成為最有滋味的年味
http://www.CRNTT.com   2023-01-28 19:48:21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網評:樂見非遺成為最有滋味的年味

  來源:東方網 作者:丁慎毅

  近日,河北剪紙非遺手藝人張海全,將傳統技法和年輕人喜愛的文化融合,創作出多款兔年諧音梗剪紙。張大爺稱,兔然“爆”富的靈感來自春節的爆竹聲。把前“兔”似錦、“兔”飛猛進等諧音梗吉祥語加上中國傳統祥瑞元素,送給大家滿滿的新春祝福!

  六旬大爺張海全是北派剪紙第五代傳人,四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著非遺手工剪紙。張海全創新的諧音梗剪紙,可謂今年春節非遺文化大現活力的縮影。

  從央視春晚的《百鳥歸巢》讓非遺“南音”這一“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煥發魅力,到國家大劇院新春音樂會上的《多嬌的江山》以京劇與交響樂為載體實現了中西音樂文化的交流互鑒;從廣州嶺南印象園南國非遺快閃巡游利用場景複原技術并結合時下流行的沉浸式演出,到上海“豫園迎新春民俗體驗”燈會上,將豫園場景和山海經裡的各種瑞獸通過數字藏品的形式,讓用戶能够永久收藏;從各地非遺文化進社區、進商圈、進景區,推動文旅商深度融合,到各網絡平台普遍設置春節非遺活動專區,集中展播非遺年俗視頻......活力非遺成為今年最有滋味的年味。

  “年”不是獨立於個體的,它與每一個個體體驗發生聯結的時候,人們才能感受年的滋味。有人說年味淡了,事實上不是年味淡了,而是一些年的儀式感創新與一些人的體驗感聯結不到位。只有用創新去主動貼近人們的體驗感,人們才會產生過年的美好體驗。就像春晚的創新不僅在於不同節目樣態的多元化發展和傳播技術的升級換代,更關鍵的是要緊貼當下時代人們最真切的需求、訴求和追求。今年非遺的創新,就在於守正創新,用活力非遺放大年的儀式感,進一步延續其情感承接與表達的獨特作用,使非遺的文化價值得到二次延展。

  上海虹口歐陽路街道以生肖文化傳播文化惠民服務的成果,今年春節是歐陽路街道生肖藝術作品展舉辦的第15個年頭。今年趣味生肖定向尋寶賽圍繞生肖“兔”主題,融入書畫的藝術元素,再一次給居民帶來驚喜,就在於它不是簡單地複制粘貼,而是結合傳統與新潮元素,使生肖產品適應當代消費者的偏好,從而喚醒消費者內在精神需求。這一“兔”的突破口再次說明,非遺有了新活力,“年味”就有新表達。群衆收獲了有力的情感共鳴,年味就增添了新的想象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