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大因素增益中國經濟韌性
http://www.CRNTT.com   2023-02-07 11:41:37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副主任托馬斯·赫爾布林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隨著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中國的個人消費進一步恢復,對經濟增長的信心正在增強。居民儲蓄率高、宏觀政策提振和發展勢頭強勁是當前中國經濟韌性所在。

  IMF在1月30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中大幅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高出去年10月預測值0.8個百分點。IMF預計中國經濟明年將繼續增長4.5%。

  赫爾布林說,過去三年,中國個人消費相比於投資、出口等領域受到更大影響,受益於優化調整防疫政策的程度最大。這尤其體現在服務領域,如春節期間旅遊人數明顯增加。同時,由於全球經濟環境略有改善,以及中國家庭儲蓄的積累,預計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將大幅提升。

  赫爾布林認為,當前數據已經顯示出中國消費者信心增強和消費恢復。去年12月下半月和今年1月前三周的人口流動強於IMF預期,而流動性增加是消費增加的前提之一,也是信心增強的跡象之一。

  赫爾布林表示,中國經濟韌性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家庭層面儲蓄水平高,能起到緩衝作用;二是政府有政策調整空間,以便在不同的情況下作出應對;三是潛在經濟增長率高,整體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