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留學期間,論文寫作既是重要的學業任務,也是整合知識、輸出觀點的過程。留學生寫作時有哪些可利用的學習資源?如何突破語言障礙?記者採訪了幾名有經驗的學生,聽聽他們的分享。
日常積累素材
“對我而言,寫論文的難點是針對研究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劉濤是就讀於美國科羅拉多學院的博士生,一路求學,他積累了不少寫論文的經驗。劉濤說:“通常一篇論文從研究主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3個角度展開論述,在‘怎麼辦’的部分,尤其需要針對研究問題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法,這是論文的落腳點,也是寫作具有挑戰的部分。”
劉濤認為,要想在提出解決方案時有創新的點子,除了充分瞭解前人研究外,還需要做好日常積累。“我認為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時刻記錄靈感。美國課堂注重學生的閱讀和討論,學生需在課下完成閱讀,然後在上課時分享讀後感並和同學討論。我在閱讀和討論時會把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思考記下來,寫作可以從中獲得啟發。”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幾名受訪留學生紛紛表示,平時多讀文獻對論文寫作大有裨益。好的閱讀並不是“走馬觀花”、泛泛涉獵,想寫出好的論文,先要成為一名好的讀者。
劉人博在韓國延世大學學習對外韓語教育,他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技巧。“閱讀文獻時我會分析論文的內容和語言兩個方面,每方面單獨整理成文檔筆記,幫助我實現‘一篇論文不重讀’,從而提高科研效率。”
劉人博進一步解釋說:“看論文內容時我特別關注作者的切入角度、研究對象的選定理由、論文的框架結構、段內句間的邏輯展開方式等,學習作者的思維方式。同時,我也看論文中值得再次引用的部分和參考文獻,及時建立相關文檔並予以記錄,進行歸類和總結。對於論文語言表達,我會整理文中好的語言表達、句式、用詞等,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