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獨生子女繼承權是法律問題和時代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3-02-21 15:15:44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網評:獨生子女繼承權是法律問題和時代問題

  來源:新京報 作者:王琳(法律學者)

  誰是第一繼承人,或誰是唯一繼承人,並非獨生子女就理所當然。

  母親突然去世,父親早已失智,為了釐清母親遺產的繼承份額,在通過公證程序繼承遺產的想法沒法實現後,上海女子宋穎只能將父親作為被告訴至法院。這場官司,原告同時又是被告的監護人,儘管宋女士為父親宋老伯聘請了律師擔任代理人,但實際上仍是宋女士“自己和自己打官司”。這宗家事訴訟近日衝上多個社交媒體的熱搜,並引發網友對獨生子女繼承權的關注。在眾多評論、回復中,不少網友表達了自己的震驚:獨生子女繼承父母的遺產本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為何會變得如此複雜?

  但事實上,繼承從來都不簡單。雖然獨生子女繼承父母遺產,仍在主流的社會認知和社會經驗中,但在特定案例中,獨生子女也存在不能繼承或不能全部繼承父母遺產的情形。這並非源於法律的變化,或司法政策的調整。如遺囑優於法定繼承,在《民法典》頒行之前就是繼承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民法典》沿襲了這一原則,並在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繼承開始後,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從法理上說,遺產是父母生前的個人合法財產,父母對遺產本就有完全處置權。

  獨生子女並不當然能繼承或全部繼承父母遺產,也非老齡化社會才特有的現象。但毋庸諱言,老齡化社會加劇了這一現象的發生。一些雙獨家庭,雙方父母已是四位老人,如往上還有一輩健在,理論上還有八位更老的老人需要贍養。這直接衝擊了“養兒防老”的傳統社會觀念。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母慈子孝、夫唱妻隨,在這樣的家庭裡,哪怕父母留有遺囑,大體也都能尊重各家庭成員的意願,並達成共識。

  若子女不孝,父母直接以遺贈的方式將自己名下的財產全部留給至親之外的人,也日漸多發。近年來流傳於公共輿論場上的個案,非血緣關係而成為受贈與人的既有熱心鄰居、忘年好友,也有貼心保姆、長期護工。或驚詫或感慨的圍觀者,無外乎在別人的故事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間。哀他人子女不孝的,自己何嘗不為人子;嘆他人老來與血親決裂,心中所想應是自己也有老去的一天。誰是第一繼承人,或誰是唯一繼承人,並非獨生子女就理所當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