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鄉村產業用地首被納入北京建設用地供應計劃
http://www.CRNTT.com   2023-02-22 17:35:29


 
  二是聚焦全市重點產業投資目標,加大產業用地保障,首次將鄉村產業用地納入計劃統籌實施,支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支撐重點工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投資,加強各區發展與重點產業布局和招商引資區域的對接。在減量集約的前提下保障首都建設,確保經濟平穩運行。2023年度安排產業用地480-520公頃,其中研發用地90公頃、工業用地240公頃、物流用地60公頃、商服用地90公頃、鄉村產業40公頃。推動土地資源要素向加快構建韌性安全的城市空間著力,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區”“三城一區”等重點功能區建設精準投放,為重大項目落地提供充足的資源要素保障。落實村地區管,統籌國有、集體建設用地減量,層層傳導集約節約利用要求,推動集體產業用地高效集約利用。

  首次探索彈性指標管理,提升用地管理水平。安排交通運輸用地950~1350公頃,其中將城市道路及交通設施用地和對外交通及設施用地分列下達。合理保證新供用地需求,推進路網結構不斷完善,預留對外交通設施在途項目用地彈性指標,提高用地管理水平。

  全力加強民生保障,增進民生福祉,積極推動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構建“覆蓋城鄉、優質均衡公共服務體系”目標進一步落實。2023年度安排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650公頃,在切實加強文化、教育、體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公用設施等用地保障基礎上,更加注重推動優質基礎教育、醫療養老、公共文化等資源均衡布局,不斷提升城市能源和供水保障能力。

  建立空間數據庫,逐步實現“以圖管地”。通過擬供應項目空間布局分析,增強計劃編制科學性,保障計劃執行精準度,同時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深入落實“供地跟著規劃走”要求,推動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

  專家認為,本年度供應計劃推動存量發展轉型、拓寬多元化實施模式,預留彈性空間以適應市場變化。優化了空間治理格局,突出保障公共公益功能,資源配置向穩經濟發展和民生設施等用地傾斜,為持續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資源要素保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