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復興號高寒智能動車組投入運行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10:56:39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動車組在運行時對外界環境比較“敏感”,一旦溫度、風力等不利於高速行駛,列車便會自動降速。這依靠的是在高鐵沿線設置的自然災害及異物監測系統。該系統配有各類傳感器,可以利用紅外線掃描等判斷風速、積雪厚度等。

  為期40天的2023年春運已經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春運期間,我國東北地區先後經歷多次寒潮天氣,最低氣溫約零下50攝氏度。

  但在這樣的極寒環境中,一列列高鐵列車仍在飛速馳騁,將旅客安全送達目的地。其中,既有已經安全運行了十個年頭的世界首條高寒高鐵——哈大高速鐵路(以下簡稱哈大高鐵),也有剛投入運行的我國最北端高寒地區復興號高寒智能動車組。

  在多項“抗凍”科技的守護下,“中國速度”正不斷拓展著高速鐵路的運行疆域。

  極寒環境下運行面臨三大考驗

  本月中旬,黑龍江省迎來了降雪天氣,最高氣溫在零攝氏度上下,空氣仿佛都要被凍住。如何給需要穿越嚴寒、滿身精密設備的列車“保暖”,成為運行在黑龍江省的復興號高寒智能動車組面臨的重要問題。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車輛部副主任田金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動車組在極寒環境下運行主要面臨三大難題。

  首先是車輛底部的積雪問題。列車在高速行駛過程中,受到低溫影響,卷起的飛雪會凍結在車輛底部。車輛底部通常裝有設備艙、轉向架等。設備艙積雪會導致設備故障、車廂通風換熱困難,同時雪水融化後還易造成電氣短路。而轉向架區域大量積雪結冰,則會導致機械部件卡滯、減振失效、制動盤及閘片異常磨耗等問題,直接影響運行安全。

  其次是車體結構低溫防凍裂、循環系統防凍堵難題。冷凝水在低溫環境下結冰,會使車體枕梁等關鍵承載部位出現結構破裂,給安全運行帶來極大隱患;而車體內部的水循環系統及廁所用水在低溫下產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