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能源汽車“出海”勢頭旺
http://www.CRNTT.com   2023-02-27 11:38:50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一輛輛新能源汽車緩緩魚貫駛入“中遠盛世”號滾裝船。完成作業後,這批汽車將銷往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中東市場……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寧波舟山港梅西滾裝碼頭看到的場景。從出口滾裝的班輪排期來看,預計3月初這裡還將有2000多輛新能源汽車“出海”。

  2023年伊始,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就展現出旺盛勢頭,1月同比增長48.2%。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完備、供應鏈穩定,隨著多樣化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今年“出海”進程將按下“快進鍵”。企業在深化布局的同時,也要注意市場風險,應當針對不同地區特點調整自身戰略,鞏固提升中國品牌全球影響力。

  加碼創新練“內功”

  在領克汽車餘姚工廠內,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上機器設備忙碌作業,工人卻寥寥。工廠衝壓車間高級經理王建勇介紹,目前兩道五序衝壓生產線已經實現全自動化,最快兩秒鐘就能制成一個衝壓件。

  近年來,我國國產汽車行業迎來電動化、智能化大潮,新能源汽車出口成為我國外貿“新三樣”之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

  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教授楊軼清認為,近年來,國內車企在設計、製造、研發等關鍵環節持續投入,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出海”更有底氣,發展新能源乘用車也逐漸成為實現汽車大國轉變為汽車強國的重要突破口。

  以廣汽集團為例,其目前擁有海綿矽負極片電池技術、超級快充電池技術、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以及基於微晶技術的新一代超能鐵鋰電池技術等行業先進電池技術。目前埃安第二智造中心已竣工投產,整體規劃年產能已突破40萬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