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有條件實現增長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23-03-06 10:59:16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5%左右,對這一重要經濟增長指標怎麼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魏革軍認為,“實現這一目標基礎逐步向好,完全有信心有條件實現預期目標”。

  他的判斷主要基於4個因素。第一,我國始終注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後,經濟恢復勢頭良好。從今年前2個月經濟運行情況看,很多經濟指標、景氣指數出現明顯積極信號,金融支撐強勁有力,這些積極變化預示著經濟增長形勢逐步好轉。

  第二,各地抓高質量發展的勁頭十足。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新春伊始,各地普遍開展了高質量項目推進與營商環境提升工作,確定了比較高的預期發展目標,將推動經濟形勢整體好轉。魏革軍委員表示:“我初步統計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20多個省份確定GDP預期增長目標在6%及以上,足見各地的信心很強。”

  第三,實現預期經濟增長目標有良好條件。在應對疫情衝擊和外部各種不確定環境下,我國貨幣政策始終保持定力,採用降准與一系列結構性政策精準滴灌,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溫和調整,既助力了經濟大盤和經營主體的穩定,又保持了資產負債表的健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充足能力應對各種可能的變化。今年已經明確,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貨幣政策要更加精準有力,這將創造更加適宜的宏觀政策環境。

  第四,實現經濟增長具有良好政治經濟基礎。黨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總體目標和要求,必將進一步激發各種要素活力。我國經濟規模和市場潛力大,經濟和市場有充分韌性。我國已成為超大經濟體,消費潛力和內需空間大。當前,人民幣對內對外保持基本穩定。這些都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基礎條件。今年兩會進一步凝聚了各方面的力量和信心,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更大確定性。

  “與許多企業界、金融界的代表委員討論時,大家預期趨於樂觀、信心增強。”魏革軍委員說,政府工作報告把各種情況和因素考慮得很清楚,相信按照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有機結合起來,落實好區域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必將推動經濟社會目標順利實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