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23-03-08 17:29:16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據光明網報道,中國經濟,時刻牽動世界目光。

  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121萬億元,10年增加近70萬億元、年均增長6.2%……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號”經濟巨輪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破浪前行,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不斷呈現新氣象、取得新成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高質量發展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如何進一步發力?我們特邀代表委員展開探討。

  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

  主持人:新時代1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的10年。具體而言,成就與變革體現在哪些方面?

  黃群慧:新時代10年,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史性成就,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比重達18.5%,穩居世界第二位。<nextpage>

  我國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產業發展協同性、區域發展協調性、城鄉發展協調性都得到進一步提升。綠色發展理念得到廣泛深入貫徹,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加速發展。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了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局面。高度重視共享發展理念,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總體上看,我國經濟邁上了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楊德才: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增強。一方面,我國不斷加大教育科技投入,科技創新不斷取得突破,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加速產業化,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全要素生產率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方式加速從要素投入拉動轉向創新驅動。

  伊彤:我國創新驅動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歷史性成就。比如,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從2012年的1萬億元增加到3.0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提升到2.55%;基礎研究投入從2012年的499億元提高到約1951億元,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由4.8%提升至6.3%;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機遇和挑戰并存

  主持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如何看待我國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楊德才:當前,我國高質量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一方面,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36883元,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全社會的消費正處在升級提質的關鍵期,超大規模市場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創新創業創造蔚然成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此外,我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局面正在形成,經濟增長動力充沛。<nextpage>

  伊彤:我國經過新時代10年的創新發展,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成長起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也要看到,近幾年,國際局勢紛繁複雜,各種不確定因素相互叠加,給未來發展帶來的挑戰不容忽視。

  黃群慧:從機遇看,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形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我國是制造業第一大國,經濟具有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空間大的基本特征。從現實看,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有待深化。從外部挑戰看,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動能減弱。這些都需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

  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

  主持人: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國應如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黃群慧: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要著力破除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問題,統籌好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夯實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努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尤其要在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上下功夫。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

  伊彤:我們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協同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作為當務之急,盡快改變關鍵領域受制於人的局面,通過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加強系統布局,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大合力。加強基礎研究,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并重,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撑作用,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和文化氛圍,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積極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系,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nextpage>

  楊德才: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通過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讓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要處理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系,處理好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系,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打造新興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同時,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過去五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

  過去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

  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年末城鎮調查失業率降到5.5%。

  202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7.7%。

  數據來源: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