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我國流動科普項目累計服務公眾超5億人次
http://www.CRNTT.com   2023-05-23 10:12:02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記者22日從中國科技館獲悉:至2023年5月,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全國巡展已實施12年,科普大篷車項目已實施23年,兩個流動科普項目累計服務公眾超過5億人次,有力促進了我國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

  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協為解決基層科普設施短缺問題、推動實現全國科普公共服務公平普惠而啟動的流動科普項目,目前由中國科技館具體實施,與實體科技館、農村中學科技館和中國數字科技館共同組成“五位一體”的現代科技館體系。

  據介紹,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於2011年啟動,主要為尚未建設實體科技館、科學教育資源不充足的縣級地區公眾提供免費科學教育服務,用流動的科普設施把一座座小型科技館送到公眾的“家門口”。每套展覽包含約50件科普互動展品,每到一地展出2至3個月,能夠接待3萬至5萬人次。

  截至今年4月,流動科技館已服務公眾1.71億人次,配發流動科技展覽資源658套,在全國1888個縣級行政區巡回展出5686個站點。部分省份流動科技館年均服務公眾人數相當於一座省級大型實體科技館。

  科普大篷車項目於2000年啟動,主要面向基層尤其是鄉村地區開展科普公共服務,打通科普工作“最後一公里”。截至今年4月,科普大篷車累計開展活動39.1萬次,行駛里程5373.2萬公里,服務公眾3.38億人次。

  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表示,“十四五”時期,流動科普項目將在“普惠共享、服務全民”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科普質量提升;更加注重打造資源聯合平台,引導激活地方科普資源開發活力;更加注重價值引領,強化創新氛圍營造和科學家精神宣傳力度;更加注重開放協同和社會資源的引入,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科學教育服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