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消費信貸,助力消費恢復向好
http://www.CRNTT.com   2023-06-21 10:49:15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5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367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988億元。

  住戶短期貸款增加,意味著居民消費信心有所增強。5月,市場銷售持續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03億元,同比增長12.7%,環比增長0.42%。

  近年來,消費信貸的普及率和滲透率不斷增長。如何發揮消費信貸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提升居民消費信心和意願,助力消費恢復向好?記者近日走進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進行了調查。

  消費金融助力消費恢復,滿足升級需求

  “在手機上按流程申請就能貸到款,挺方便。”湖南長沙的顧女士告訴記者,最近為了給家裡添置新家具,她從招聯消費金融公司申請了消費信貸。兩年來,置辦小家電、購買心理學課程……消費信貸幫了她不少忙。顧女士說,消費信貸可以隨借隨還,很快就能到賬,還經常有一些優惠活動,比較符合自己的消費習慣。

  除了日常生活所需,不少人還借助貸款升級消費,把生活打理得更加豐富。在北京工作的90後郝女士說,平時自己剛性支出不少,遇到想買的大件商品時,她更傾向選擇線上分期付款,“這樣開支壓力會小一些。”

  消費信貸除了用於日常消費,還可用於房屋裝修、旅行等消費。目前,發放消費信貸的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平台等。其中,銀行發放貸款的額度相對較高,在20萬元至30萬元不等,相應的貸款規模占比最高、產品利率更優惠;消費金融公司覆蓋人群較多,已累計服務近7.9億人次;互聯網平台則在嵌入消費場景方面有更多優勢。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雲澤表示:“我們將緊抓恢復和擴大有效需求這個關鍵,持續優化和改善金融服務,加大新型消費和服務消費金融支持。”

  “實證測算表明,引入消費金融產品後,借款人消費金額提升16%—30%,合作商戶銷售額提升約40%,能夠助力釋放潛在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張承惠表示,隨著經濟恢復向好,社會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消費金融行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金融科技提升服務效能,拓展服務覆蓋面

  陝西延安的曹女士經營著一家婚慶公司,平時收入不太穩定。最近她搬入新居,要置辦家電等用品,在購物平台上選購完畢後,她直接在付款時選擇“分期付款”。“有些商品能享受到免息,有些還能參加滿減活動。”曹女士說。

  當前,線上化、場景化是消費信貸的發展趨勢。

  “我們的客戶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較高,習慣使用手機理財和借貸,優質的金融服務需要更好滿足客戶的使用偏好。”中銀消費金融首席運營官章濤說,年輕人邊際消費傾向較高,是促進消費恢復和擴大的主力,也是消費信貸的主要用戶。

  如今不少銀行發力年輕消費群體,拓展線上化服務。今年一季度以來,中國銀行線上消費信貸申請人數超155萬,客戶提款超過100萬筆,其中35歲以下客戶用款比例達37%;微眾銀行“微粒貸”的統計數據顯示,成功授信客戶中約一半為35歲以下,今年以來已為近950萬名年輕客戶提供貸款服務。

  線上化、場景化離不開銀行整體運營系統的科技化。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消費信貸領域,支持小額、海量、高頻的消費信貸服務。

  “當前,金融科技已經貫穿於獲客、運營、風險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通過智能識別、快速響應、精細運營、精準風控、優化體驗,科技能夠更好地服務客戶,促進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招聯消費金融總經理章楊清介紹。

  中郵消費金融董事長王曉敏介紹,公司加強數字化平台建設,提高業務辦理效率,信息系統可支撐日交易峰值超100萬筆,貸款自動審批率達98%。

  嵌入消費場景讓消費信貸更容易觸達消費者。消費者在互聯網平台購買商品和服務時,可以直接選擇消費分期,同時就完成了消費信貸。一些金融機構與客戶豐富、交易活躍的互聯網平台合作,引入客戶資源或是發放聯合貸款,也有金融機構嘗試自建消費場景。此外,還有一些金融機構依然注重線下場景拓展和線下貸款審核。“我們通過送貸上門、面對面服務,更全面地瞭解客戶訴求、消費習慣,有助於判斷客戶的生活水平和家庭狀況,從而更精準地‘畫像’。”興業消費金融副總裁杜一謙介紹。

  倡導理性消費、理性借貸,構建良好信用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