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美國再工業化面臨著國內政治分歧和阻力。
在美國,不同的政黨、利益集團和地區對於再工業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優先性有著不同甚至相互衝突的看法和訴求。例如,民主黨傾向於支持環保、勞工權益、社會福利等議題,共和黨則傾向於支持減稅、放鬆監管和自由市場等議題,這些對立的政治立場往往導致在制定和執行再工業化相關政策時出現分歧和僵局。
在與製造業密切相關的具體產業政策上,兩黨的分歧也十分嚴重。比如,能源領域民主黨傾向於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而共和黨傾向於支持傳統能源的開發;貿易領域民主黨傾向於利用多邊貿易體系和規則,而共和黨傾向於實行單邊貿易保護和制裁;教育和培訓領域民主黨傾向於增加公共教育的投入和普及,而共和黨傾向於支持私立教育的發展和競爭。
這些政治分歧和阻力不僅影響了再工業化的效率和效果,也增加了再工業化的成本和風險。
第四,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將反噬製造業回流。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美國的製造業回流政策具有明顯的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色彩,違背了全球合作發展的潮流趨勢。這不僅會引發貿易摩擦、技術競賽、地緣衝突等問題,更會反噬美國自身,急劇抬高其再工業化成本,削弱其供應鏈彈性。如果美國不能走上開放融通、合作共贏的產業發展道路,其再工業化的戰略目標很可能成為“空中樓閣”。(來源: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