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野豬正式調出“三有”名錄顯成果
http://www.CRNTT.com   2023-07-03 17:16:58


 

  此一時,彼一時。在充分聽取社會意見的基礎上,此番綜合考慮種群變化動態、面臨威脅、社會關注等因素,逐一評估其生態、科研、社會價值之後做出調整,可謂正當其時。專家表示,野豬這個物種已不存在生存威脅,很多區域種群數量過高,符合調整基本原則。從有利於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的角度看,有必要將野豬調出名錄。

  野豬正式調出“三有”名錄,無疑可以讓投鼠忌器的農民長舒一口氣。而且按照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其造成的損失仍屬於致害補償範圍,受損群眾仍可以依法獲得補償。但是,調整是為了更好地順應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隨意捕殺了。

  野生動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出於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等考量,即便不是保護動物,也不能隨意獵殺。野豬調出名錄後,開展獵捕活動程序更加簡便,但仍然要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嚴格遵守禁獵區域、禁獵期、禁用獵捕工具和獵捕方法以及國家槍支管理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野生動物保護法》也明確規定: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依法取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發的狩獵證,並且服從獵捕量限額管理;獵捕者應當按照特許獵捕證、狩獵證規定的種類、數量、地點、工具、方法和期限進行獵捕。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不能因為野豬屢屢為害就草率給其打上“害獸”標簽。據研究,野豬翻土拱地的習性,能夠有效促進森林的健康演替。野豬還是整個生物界構建的一個很好的傳播者,很多植物的種子通過野豬的進食和活動來進行傳播。

  此外,也要提醒“吃貨”們,野豬肉既非什麼人間美味,更難保安全,千萬別“食蟲上腦”,覺得可以趁機捕殺享用了。科學界公認野生動物攜帶了大量人類未知的病菌、病毒、微生物,75%的新發傳染病都來自動物。為此,法律明確規定嚴禁食用野生動物。因為食用野生動物而讓人類社會遭遇病毒威脅的事例,並不鮮見,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吃貨們得控制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