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據新華社報導,7月8日是第十九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今年的主題為“預防過敏疾病,促進健康生活”。在“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之際,拜耳中國特邀專家、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關凱教授做客新華網時表示,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過敏性皮膚病越來越多,在治療與管理時要尤其兼顧療效和安全。
·免疫系統異常導致過敏,內外因共同“作祟”
“過敏,簡言之是機體免疫系統出現異常改變,對無害的物質產生了異常的免疫應答。”關凱說,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疹等,嚴重的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等。
皮膚直接接觸外界物質,很容易過敏。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蕁麻疹,就是我們常說的“風疙瘩”,來得快去得也快;另一類是過敏性皮炎/濕疹,身上會發紅,起很多小疹子,且存留時間較長。一般是食物過敏或接觸性過敏導致。
談及過敏性皮膚病的發病原因,關凱表示,首先,疾病的發生離不開內在基因,即“過敏體質”。但人類遺傳基因變化並不大,為什麼近年來過敏性疾病卻越來越多呢?主要是人們生活環境、方式的改變:一是環境過於乾淨;二是飲食從原來豐富多樣的食物構成,變成了單調的高熱量食物,腸道菌群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這就是引發過敏非常重要的兩個學說,“衛生假說”和“微生態假說”。此外,近年的研究還提出了“屏障假說”——如果皮膚受損沒得到很好地治療,過敏原乘虛而入,會觸發後續更重的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
·治療皮膚過敏需“三步走”,口服外塗共同應對
過敏性皮膚病該怎麼治療呢?關凱指出,過敏性疾病管理可分為找原因並去除原因,用藥控制症狀,以及護理這三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