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平台強信心 經濟添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7-22 08:47:05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平台企業座談會日前在京召開,會議提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平台經濟大有可為。會議充分肯定了平台經濟在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並寄望廣大平台企業堅定信心向前看、練好“內功”加油幹,努力破解“成長的煩惱”,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釋放出鮮明的積極信號。

  互聯網是一場技術革命,也是一場生產組織方式的革命,這種全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就是平台。過去三十年,平台化是企業成功的重要路徑。平台化是科技浪潮下的大勢所趨,平台經濟也是本輪技術革命的核心經濟類型。利用網絡效應,平台企業提升了資源和供需匹配的效率,締造了全新應用生態,也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新就業、新產品,為經濟注入新發展動能。

  與此同時,平台上的消費者、求職者、經營者都通過參與平台經濟獲得了更多選擇權。比如消費者可以買到小眾的、個性化定制的商品,有更多商品選擇權;求職者可以在網約車、即時配送、快遞等多個就業市場找到工作,豐富了就業選擇權;經營者可以在平台上獲取流量,找到數字化解決方案,在拓展企業發展空間上擁有更多選擇權。

  發展平台經濟對中國經濟有著重要意義。中國經濟整體穩健,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仍較突出。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需從產業鏈的低端轉向高端,從價值鏈的底端轉向頂端。尤其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對外面對發達經濟體的競爭壓力,對內面臨生產要素價格上升的挑戰,實體企業亟須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推動降本增效提質。在此情境下,平台企業的數字技術、人才、用戶流量等資源優勢日益凸顯。平台企業是當前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中堅力量。

  當前,互聯網科技正進入發展瓶頸階段。互聯網應用的用戶紅利逐步見頂,平台企業亟須通過開拓創新來找到新的突破口。提振平台企業信心,發揮平台企業的能動性,首先需加強常態化監管。常態化監管的本質是明確法治紅線,以明確的法律條文和常態化的數據異常監測來對平台企業實施監管。法治紅線劃得越細,平台企業發展空間就越大,所以完善常態化監管體系是平台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依仗。除常態化監管外,未來還有必要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

  同時應加快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將其放至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比如,積極推進通信、算力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再比如,積極搭建平台企業與實體企業間的合作橋梁,促進平台企業和實體經濟融合,發揮實體企業自身的數據、技術優勢,結合平台企業數智轉型優勢,整合出新的數字化應用生態。

  強平台發展信心,增經濟發展活力。常態化監管和政策激勵下,中國平台經濟必將進入新一輪發展期。充分發揮平台經濟優勢,推動實現平台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為穩經濟、穩就業提供重要支撐,也將助力驅動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盤和林(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