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據工人日報報導,年輕人回歸鄉村、扎根鄉村,打造品質民宿,帶動當地餐飲、文旅、電商發展。有團隊以民宿為載體,探索露營、茶館、農場等服務,挖掘鄉村文化魅力。
“多年後,我可能在雲南、貴州,可能在四川、西藏,也可能在某個不知名的村莊。”28歲的蘇州姑娘秦何熠,在鄉村扎根5年,改造30年老宅開民宿,並聚起團隊為100餘個鄉村旅遊項目做規劃。
“相較於都市的繁華,大理的鄉野更貼近自然,蒼山洱海的壯闊有著天然的療愈力”。去年11月,陳奇偌辭去上海的工作,到雲南大理定居,租下了喜洲南星登村的一個老院子,籌備做療愈民宿。
盤活和挖掘地方文旅資源、打造品質民宿,近年來,成為吸引年輕人回歸鄉村的一大“賣點”。根據一民宿平台今年7月發布的《Z世代民宿從業者觀察報告》,2023年上半年該平台新增房東中“95後”占比達七成,同比2019年增長五成。鄉村民宿在帶動當地旅遊、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社會價值日益凸顯。
·“95後”將30年老宅改造成新式民宿
蘇州城區往西50公里,跨過太湖大橋,是中國內湖第一大島西山島,庭山村是入島後的第一個村子。1995年,秦何熠出生在這裡。
出於對家鄉和家人的濃厚感情,2018年,秦何熠大學畢業不久,就選擇了回村,並開始在家鄉謀發展。
村子有西山島的旅遊資源優勢,又臨近江浙滬,秦何熠決定投身旅遊業,把爺爺留下的一棟30年老宅改造成民宿。那一年,她自己動手改造設計,用大學兼職攢下的積蓄和父母的資金支持,開起了村裡第一家新式民宿。
為了打破客流較少的困境,秦何熠將民宿開到線上平台,利用互聯網吸引外地遊客。為此,她還專門為客人策劃游玩攻略、拍照片、做早餐。
隨著民宿生意日益紅火,越來越多遊客、學生實踐團、民宿夥伴湧入庭山村。秦婆婆是秦何熠的老鄰居,幾年前她在村裡開了一家老式農家樂,但生意寥寥。在秦何熠的幫助下,農家樂改造成特色民宿,還上線了互聯網預訂平台,靠著新辦法迎來了新生意。為感謝秦何熠,秦婆婆隔三差五就送來自家種的瓜果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