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來故宮,赴一場茶文化盛宴
http://www.CRNTT.com   2023-09-12 10:49:28


 
  茶韵風雅

  步入第二展廳,一幅色彩鮮艶的唐代《托盞侍女圖》映入眼簾。此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屏風畫《弈棋仕女圖》的一部分,生動記錄了唐代貴族家居生活。圖中侍女手捧高足托盤和高足杯,為對弈的主人進茶,反映出唐代飲茶已風行西域地區。

  “這是山東鄒城邾國故城戰國墓出土的茶碗,裡面的植物殘渣經科技檢測確定為煮(泡)後留下的茶葉殘渣。”達微佳指著一只小小的原始青瓷碗說,這是目前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飲茶實物證據,由此推知,同時期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碗、杯可能亦為飲茶器。

  唐代陸羽著《茶經》,系統總結了茶葉生產、加工、品飲等方面的經驗,並深入發掘飲茶的文化內涵,規範了飲茶的儀式和器具,從而將飲茶從日常生活習俗提升到藝術和審美的層次。陸羽由此被尊為“茶仙”“茶聖”,並被愛茶者塑像供奉。《新唐書·陸羽傳》載:“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

  展廳裡展示了河南鞏義司馬家族唐代墓地出土的一組三彩煎茶用具和坐俑模型。“陶俑端坐於煎茶風爐旁,應是文獻記載的陸羽造像。”達微佳說,同類模型在鞏義黃冶窑遺址也有出土。

  “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沫下麴塵香,花浮魚眼沸”。唐代詩人白居易酷愛飲茶,號稱“別茶人”,共寫過50多首茶詩。眼前這套茶具出土於河南洛陽白居易宅院遺址,有陶碾輪、三彩盂、黑釉褐斑執壺、白釉盞托等,表現了詩人樸實的飲茶生活。

  與之相映照的是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具,由銀、琉璃等材質制成,備顯華貴。這套器物是唐僖宗供奉給法門寺的宮廷茶具,包括茶槽子、碢軸、茶羅子、火箸、茶則、鹽台、托盞、碟等,種類齊全,材質珍貴,工藝精湛,從中可知唐代宮廷飲茶的複雜程序。

  宋代《春宴圖》呈現了文人飲茶宴樂的風雅生活。此圖以唐代秦府十八學士雅聚為題材,中段繪長方宴桌,文人圍坐四周,桌上擺放托盞和盤,旁邊有一張備茶小桌,燎爐、湯瓶、茶末罐、茶匙、盞托、茶盞一應俱全。

  流水潺湲,鬆石清幽,天然木圓桌上擺放著竹茶爐,茶架中陳列著組合茶具。這是仿照清代乾隆皇帝千尺雪茶舍布置的茶舍場景,展現了清雅脫俗的茶趣。“紫檀木雕雲紋長桌上有一尊泥塑彩繪茶仙人像,原陳設於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千尺雪茶舍。根據乾隆所作《竹爐山房》詩可知,這尊塑像為茶聖陸羽。唐代和清代的兩尊茶仙人像跨越千年齊聚一堂,堪稱茶文化史上的佳話。”達微佳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