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內容更豐富。結合社會熱點,設計巧妙的小實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科普團隊借助公眾號、短視頻等自媒體平台打造“爆款”,成功讓科普“出圈”。
參與互動更踴躍。駕駛C919飛行模擬器“翱翔”藍天、開著“月球車”在“月地”奔馳、與人工智能大模型比拼“吟詩作畫”……今年的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落戶北京首鋼園,觀眾在遊戲互動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前不久,科普大篷車翻山越嶺,來到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拉嗡洛村新星小學。講授航天知識、現場演示科學實驗……學校操場上回蕩著孩子們的驚呼聲、歡笑聲。
儘管我國科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對一些偏遠地方,科普資源仍是“稀缺品”。如何補齊基層科普短板?
流動科普設施應運而生。科普服務跨越山水,將科學知識帶到邊遠小城、工廠社區、鄉野田間。
在內蒙古自治區,科普大篷車化身“草原科普輕騎兵”,遠行千里為農牧民送去養殖技術;在雲南省,農田邊的“流動技術服務站”,為果農開展獼猴桃、大枇杷等種植培訓……從祖國北疆到西南邊陲,遍布流動科普設施的足跡。
截至目前,流動科技館累計巡展約6000站、科普大篷車行駛里程累計超過5000萬公里,服務公眾超5億人次,助力科普服務更均衡、更普惠。
“這是我國采集到的第一塊鈾礦石”“這是核電站的‘大腦’”……前不久,浙江省科技館組織師生走進位於浙江海鹽的秦山核電科技館。作為國內最大、公眾體驗最豐富的核電類科技館,秦山核電科技館入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成為科普研學的熱門“打卡地”之一。
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激活社會資源的科普潛能。發布287家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認定1274家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設施布局進一步延伸、完善,為更多人打開科學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