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綠色低碳科技自立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3-09-27 08:06:49


 
  為高品質生態環境構建提供堅強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發展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以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為關鍵支撐,建設11個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在全球率先實現“沙退人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033萬公頃,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全球新增森林面積的1/4來自中國,中國成為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以綠色低碳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取得新進展,為全球綠色低碳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中國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技術攻關,全國重點城市PM2.5的平均濃度下降57%,已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中國綠色低碳科技能力大幅增強,為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建設美麗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做好了充分準備,必將助力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路徑

  文章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新征程上,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全過程,對標全面建設美麗中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部署,搶抓綠色發展機遇,勇攀低碳科技高峰,增強綠色經濟增長、低碳產業升級、生態環境改善的內生動力,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重要路徑。

  以美麗中國建設為重要目標,優化綠色低碳科技戰略布局。瞄准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加強黨中央對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的全面領導與頂層設計,推動綠色低碳領域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加快布局一批國家綠色低碳重大科技項目,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建設一批綠色低碳領域的大科學設施、大科學裝置等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基地,構建綠色低碳領域的國家實驗室體系,搭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平台。布局和統籌建設國際綠色低碳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綠色低碳科技創新中心,實現區域優勢互補、綠色創新與協同發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綠色低碳科技競爭力和引領力的龍頭企業,建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聯合體和高科技園區,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

  以綠色低碳環保為重點領域,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是聚焦綠色、低碳、環保等領域技術短板,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等技術研發,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比如,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領域,加快清潔燃料與過程替代、新能源儲能、碳捕獲等技術攻關;在城市建築和系統減排領域,加快超低能耗建築、綠色智能建築、資源循環型耦合等技術攻關;在新污染物治理領域,加強對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鄰苯二甲酸酯類等新污染物監測與關鍵技術攻關。二是聚焦傳統產業環節短板,加快低碳能源技術迭代。提升傳統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推動鋼鐵、建材、有色、石化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技術攻關與應用,布局先進電網、高效率儲能、氫能等新賽道新領域。三是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全鏈條融合創新力度。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環保等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培育以綠色低碳技術為重要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體系。

  以戰略科技力量為基本抓手,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面向美麗中國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等重大戰略需求,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基本抓手,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國家綠色低碳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國家科研機構建制化組織作用、研究型大學主力軍作用和領軍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提升與科技自立自強匹配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能力。培育綠色低碳領域的國家戰略人才力量,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的培育培養,完善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打造一流綠色低碳科技領域的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卓越工程師,建設全球綠色科技人才中心和世界綠色科技創新高地。

  以構建數字化治理體系為關鍵舉措,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從生態文明的內在邏輯來看,應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發展邏輯,以綠色數字化和數字綠色化融合為基礎,推動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各個領域的數字化治理與綠色化發展。比如,在研發設計環節,數字化治理體系推動綠色仿真、綠色工藝等;在生產製造環節,數字化治理體系監控能耗和碳排放情況,優化流程,提升能效,實現清潔生產和智能製造;在經營管理與污染治理環節,數字化治理體系推動設備數字化管理、智能倉儲、綠色配送、遠程運維、數字化污染防控等,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加快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以國際科技合作為資源平台,融入全球綠色科技創新網絡。以全球視野、國際眼光、合作思維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用好全球創新資源與平台,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主動融入全球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網絡。加快牽頭組織國際綠色低碳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構建全球領先的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業標準體系,提升在全球綠色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治理等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提升全球綠色低碳科技競爭力和引領力,為建設美麗中國和美麗地球家園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譜寫新篇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