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工智能翻譯助力網文“一鍵出海”
http://www.CRNTT.com   2024-01-06 16:11:10


 
人工智能追求效率提升的同時,難免會丟失文本質量、消損原著色澤。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許苗苗觀察到,對於熱愛寫情節、開腦洞,不太在意風格的作者,特別是那些熱愛IP轉化,從文字作者變成編劇的作者來說,機器翻譯不成問題,而對於鐘愛自己語言風格的作者來說是致命的,“這樣的翻譯缺乏獨特性,翻譯出來的文本只是內容而非風格”。

地域特色翻譯、本土語境表達仍是很多作家關注的問題。陳定家指出,在翻譯的過程中,基於海量信息的大型語言處理機器,難以處理一些複雜的語言現象,如文化差異、本土語境等,只能嚴格遵守語法規則與句式結構,無法準確傳達作者的審美趣味與情感追求,導致扁平化的翻譯結果。

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也把術語翻譯的準確性作為AI翻譯的首要挑戰,“像人物稱謂、門派、功法、修煉等中國網文、中國文化中特有的語言術語和表達方式,單純依靠AI翻譯無法準確表達其內涵”。

目前,人工智能翻譯還離不開人的“精加工”。中南大學教授歐陽友權認為,“人—機”協作才能保證質量。因為受目前技術水平所限,人工智能翻譯的缺點是明顯的,但“機譯”的發展方向是對的,當弱人工智能升級為強人工智能時,也許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研究報告》指出,現階段,通過出海服務商為內容平台提供優質的AI翻譯,加上後期的專業譯者校對潤色,優勢互補,正在幫助網絡文學快速規模化出海,特別是在2020年多語種市場布局加速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翻譯的應用能夠幫助企業快速實現語言的遷移。

楊晨表示,閱文集團組織了超過3萬人次的讀者測試及反饋,對AI翻譯的細節進行不斷地微調,使翻譯更貼近海外讀者的閱讀習慣。網文平台需要重建網文翻譯的流程和體系,搭配人工校正來綜合優化AI翻譯內容。

(來源:光明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