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農藝要節水效益
除了提升管理水平,通過推廣滴灌技術、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加強節水技術研究等舉措進行農藝節水,嚴控用水總量和強度,是巴彥淖爾探索農業節水增效的又一路徑。
在杭錦後旗頭道橋鎮黃河村甜糯玉米產業園裡,引黃滴灌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為園區節水增效立了大功。“我們從2022年3月開始使用引黃滴灌技術,到2023年,技術應用面積已覆蓋8700多畝。”黃河村黨支部書記武永春告訴記者,引黃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不僅省水省肥省人工,還能提升產量,提高農作物品質。“以甜糯玉米為例,使用引黃滴灌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比傳統灌溉方式大約省水40%、省肥30%,不僅用工人數大幅減少,還能增產15%左右,大家都比較認可,預計今年覆蓋面積可達1萬畝左右。”武永春說。
除此之外,移動式引黃直濾滴灌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在杭錦後旗黃河沿岸的農田裡也頗受歡迎。這是杭錦後旗月陽農牧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耿軍結合生產實踐對傳統灌溉方式的一次升級改造。耿軍介紹,該設備使用80目紗網包裹鋼管焊接的框架形成過濾地籠,將黃河水的泥沙攔截到過濾地籠外部,配套柴油機可將過濾後的水抽取到配肥罐內,“這套設備採取了泵前過濾模式,能有效過濾黃河水中的泥沙顆粒和雜質,同時可在沒有水井、沒有電的情況下進行水肥一體化滴灌,實現農作物按需供水、施肥,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
“通過推廣引黃澄清滴灌、移動式引黃直濾滴灌、機電井滴灌等高效節水技術,過去的粗放式漫灌逐步向集約型滴灌、噴灌轉變,地下水開採使用量被壓減,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產出率和經濟附加值都得以提升。”巴彥淖爾市農牧局現代農牧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華介紹,2023年,巴彥淖爾在相關旗縣區新建5個農業節水科技示範園區,實現園區內節水技術應用率100%,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優勢特色農作物灌溉技術集成體系。目前,該市農業節水科技示範園區總面積達5萬畝,輻射帶動園區外80萬畝土地實現節水灌溉,畝均節水50立方米至80立方米。
在烏拉特後旗巴音寶力格鎮,人們嘗到了種植結構調整帶來的甜頭。“土地規模化經營、優化種植結構以及滴灌技術使用都是節水‘利器’。”該鎮黨委書記郭永智介紹,當地發展設施農業以種植麒麟西瓜為主,一畝地年用水量不到100立方米,而大田種植玉米的用水量則在300立方米左右。目前,該鎮11萬畝耕地中有2萬畝在發展設施農業,節水成效顯著。
為防止“大水漫灌”,巴彥淖爾市近年來大力推廣農藝節水,進行深度節水控水。在推廣滴灌技術應用方面,2023年該市完成水肥一體化任務面積120萬畝以上。在加強節水技術研究方面,持續開展河套灌區農作物需水量研究、非生育期減水試驗、引黃滴灌等技術攻關和研究成果轉化。此外,當地還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建立河套灌區科技項目庫,篩選入庫重大科技項目30個;不斷完善灌區科研平台體系,為農業深度節水控水提供科技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