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
兩岸融合發展主要面向台灣同胞,要做好廣大台灣同胞的工作,做好台灣同胞的工作,就是做好人的工作。近年來,我們在這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舉措,在大陸方面發布過的“31條”和“26條”中都得到充分的反映,“31條”中有19項措施面向的是台灣同胞,也就是面向的是人。“26條”中有13項措施面向的也是台灣同胞,也面向的是人。而在各省市頒布的多種多樣的“幾十條”中,大致也是如此。這反映了一種值得注意的政策導向和政策重點,就是充分考慮兩岸關係發展的底層邏輯,即展現善意、善念、人情,滿足兩岸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願和訴求;通過具體措施的推行,讓兩岸關係從“兵凶戰危”轉到人化世界,對當下兩岸關係和兩岸事務進行符合民心民意的治理。當然,對於對台工作來講,就是重在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
要做島內“沉默的大多數”和“陌生的一部分”的工作
應該說,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在技術上不存在太大問題,問題是政策和人為因素。疫情前的2019年兩岸人員往來曾達到約900萬人次,其中台灣同胞來大陸超過600萬人次。2015年實施台胞來往大陸免簽注,全面實施卡式台胞證,大大方便台胞往來兩岸,當年即達到985萬人次峰值。兩岸實現“三通”後,截至2021年,雙方人員往來有1.5億人次,台胞赴大陸計約1.12億人次。這意味著,雙方之間已經形成了某種社會性交往的局面。但是,在民進黨當局限制交流、阻斷對等資訊的做法下,在台灣無良媒體的操弄下,兩岸同胞之間的相互瞭解和理解仍然存在一些障礙,台灣民心民意仍然存在“兩張皮”的情況。
前不久,大陸五所著名高校的學生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的帶領下到台灣訪問交流,受到島內各界人士的歡迎。北大一位同學回來興奮地表示,跟台灣青年交流沒有障礙,似乎見面三分熟。這次赴台訪問連同馬英九先生的大陸行,應該說是2023年兩岸交流中的兩件大事,對兩岸關係緩和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但兩岸關係的真正轉暖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還是有不少台灣同胞對大陸比較陌生,甚至有的還抱有一些成見。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兩岸交流交往已有30多年,彼此來往也曾呈現熱絡的局面,但還是有很多、甚至是多數台灣人沒來過大陸,對大陸並不太瞭解。在民進黨當局操控輿論下,兩岸間存在的資訊不對稱現象,確實窄化了部分台灣民眾的視野,弱化了認知能力,很多人長期被“洗腦”,形成路徑依賴。應該說,對於我們來講,他們是“陌生的一部分”。另一種情況是由於台灣特殊的政治生態和複雜的社會環境,在政治問題上並沒有公開表達態度,處於某種“潛水”狀態,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