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惠民生、留文脈、促發展並進
http://www.CRNTT.com   2024-01-28 11:00:44


 
  記者看到,街坊中心的綠地向不同年齡段的人們敞開懷抱——兒童在草坪上奔跑;青年人玩飛盤、互相拍照;老年人坐在草坪邊的椅子上談天說地。以這一公共綠地空間為載體,設計團隊還增加了露天電影、戶外兒童足球場、景觀廊架、中心舞台等功能。

  2023年初,長白新村街道向周邊社區居民發放了1300份調查問卷聽取建議。多數居民要求在保留“鄉愁”的同時,配建社區食堂、超市、公共綠地等。長白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孫輝表示,更新方案采納了居民建議,對長白228街坊12幢老房子“征而不拆、保留記憶、留住鄉愁”,同時將物理空間的改造和公共服務的植入有機結合起來。最終,長白228街坊得以在重現風貌的同時重塑功能,成為一個既留存歷史與記憶、傳承勞模光榮與夢想,又引領現代生活的新社區。

  類似長白228街坊改造這樣的城市更新案例,在上海還有很多:被稱為“海上第一名園”的舊式石庫門裡弄張園,讓1100多戶居民喜遷新居後,正打造留住城市記憶的歷史風貌街區;上海市虹口區的“今潮8弄”,將一方包含8條裡弄、60餘幢石庫門和優秀歷史建築的區域更新後,褪去了老弄堂“72家房客”式的局促臟亂,實現了歷史風貌保護、城市功能完善和環境品質提升的有機結合……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張玉鑫表示,在城市更新中,上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美好生活營造,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激活區域發展新動能

  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城中村——紅旗村,已更新為帶動滬西北發展的引擎地區。

  曾經的紅旗村以低端產業為主,集聚207間冷庫、90家印刷廠、1000多家經營商戶,土地使用效率不高,資源浪費嚴重。

  城市更新,讓滬西北這片破敗不堪的城市“邊角料”,成為上海數字化轉型示範區“海納小鎮”的核心區,360、京東、阿里等互聯網頭部企業在此“相會”,未來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將入駐這裡的數字科創產業集聚區。“海納小鎮”與杭州“雲栖小鎮”、無錫“雪浪小鎮”已形成“三地三鎮聯動機制”,共同推動數字產業聚集,構建長三角數字經濟產業生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