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眼下正值春耕時節,我國大江南北春耕備耕工作正有序開展,為做好全年糧食生產夯實根基。
保障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今年糧食產量要實現1.3萬億斤以上的預期目標。3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種好春耕備耕“責任田”,對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意義重大。
百物土中生。耕地是農業生產的根本。要嚴守耕地紅線,落實耕地保護措施,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撂荒地整治,擴大糧食生產產能,奏響春耕生產“交響曲”。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惠民政策,提前下撥耕地地力保護、農業保險保費、農機購置等補貼資金,全方位調動農民特別是種植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春耕生產的積極性。在有條件的地方,可採取農業耕種托管或半托管等形式,將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體來完成,確保農業生產環節的高質高效。
農時不等人。農藥、化肥和種子是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物資,農資安全直接關係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確保農資充足、安全是保障春耕的關鍵。針對春耕備耕需要,提前做好農作物的肥藥生產、儲備,確保春耕農資貨源充足、運輸暢通。對區域內化肥生產企業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對抽檢結果進行公示,指導農戶通過有經營資質、信譽好的經營主體購買春耕生產物資;開展跨部門、跨區域聯合執法,形成合力,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
科技來助力。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在良田、良種上想辦法,春耕春管一起抓,是增產豐收的保障。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和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提高農技人員的專業素質,組織有技術、有能力的農技人員到農業生產田間地頭,從選種育苗到田間管理各環節入手,對農戶進行培訓指導。通過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協同推進新技術、新方法,做到科技人員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充分利用信息化推廣手段推廣種植技術、作業新方法,發布各種病蟲害、旱澇災害、倒春寒等氣象災害等防控信息,提高農技推廣效率。通過宣傳農機購置補貼、作業補貼等惠農政策,引導農戶購置適用的農機具,確保安全高效使用農機具提高生產效率。(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趙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