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春日的黃土高原正從寒冬中蘇醒。熬一碗陝北小米粥,薄薄的米油覆在上面,米汁如脂,入口回甘。
豐收,是農民樸素而恒久的期盼。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清香醇厚的小米粥、小米飯,是陝北人餐桌上永不過時的美味。延安時期,小米更是滋養了千千萬萬革命戰士,成為“紅色傳家寶”。
然而由於經濟效益低、銷售渠道窄、耕作費時費力等問題,當地小米產業一度低落。
俯身田間,探究小米之變。
聚人才,拓渠道,促增收。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基層用一個個實踐案例作答。
因小米而得名的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大學生張雄彪與20多個同學一起返鄉創業,設立陝西青創聯盟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幫助鄉親們“賣小米”,累計帶動農民增收600多萬元。
在革命聖地延安,“80後”村民毛偉嘗試“觸網”直播,鏡頭裡山野民居,裊裊炊煙,帶動“土特產”飛出“山坳坳”,最多一天收入超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