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我國“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http://www.CRNTT.com   2024-04-20 14:55:28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據新華社報導,通過推廣“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和“省時、省力、省錢”服務,2023年全國電力用戶節省辦電投資600億元,截至目前累計節省超2600億元。這直接反映了我國“獲得電力”水平的提高。

  國家能源局19日舉行的《供電營業規則》宣貫落實暨“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提升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宋宏坤介紹了上述情況。

  宋宏坤說,2023年我國“獲得電力”取得積極進展,服務成效進一步彰顯、監管質效進一步提升、制度基礎進一步夯實。目前,全國31個省份已建立“獲得電力”工作協調機制,實現跨部門、跨層級的政企協同,各地不斷創新惠民利企舉措,持續提升供電可靠水平。

  會議也介紹了新版《供電營業規則》修訂情況、頻繁停電整治工作情況、電力領域綜合監管情況等。2023年,通過頻繁停電專項整治,督促供電企業解決重點難點問題510個,累計投入資金超4億元,惠及居民用戶約63萬戶、企業用戶超2000戶、公共服務機構近200個,受益群眾超200萬人。

  2023年,通過開展電力領域綜合監管,查出有關省份“三零”“三省”政策未有效落實、政企協同辦電信息平台建設滯後、用戶受電工程市場秩序混亂等方面267個問題,並對相關線索立案調查,做出行政處罰16起、罰款金額755萬元,形成了有力震懾。

  “辦電投資是辦理用電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比如拉線、建設變壓設備等。”華北電力大學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鵬說,老百姓和企業從申請用電到用上電的過程在電力行業內被稱為“獲得電力”,這也是評價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要開辦工廠,沒有電就無法生產,企業需要向有關部門申請辦電。這其中的難易程度、時間長短、成本高低、電能質量等,會直接影響到“獲得電力”指標的水平,從而影響企業投資意願。

  (來源:新華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