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農村學生營養餐補貼不能成“唐僧肉”
http://www.CRNTT.com   2024-07-03 17:41:11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網評:農村學生營養餐補貼不能成“唐僧肉”

  來源:新華社 作者:鄭明鴻

  《國務院關於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顯示,國務院對13省159縣2021年至2023年8月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進行審計後發現,部分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較為混亂。

  審計發現,專項資金有的被直接挪用,66縣將19.51億元用於償還政府債務、基層“三保”等支出;有的被變相擠占,41縣和1533所學校等通過壓低供餐標準、虛構採購業務等變相截留擠占2.7億元;有的被串通套取,5縣教育部門與中標供應商合謀,通過供應商分紅、捐贈等方式套取4216.02萬元,用於發放福利等。

  始於2011年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許多研究表明,向農村欠發達地區的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餐補貼,是降低兒童營養不良率、提高認知能力與學習成績的重要手段。然而,《報告》提醒大家:要警惕營養餐補貼在少數地方變成“唐僧肉”。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關乎廣大農村學生能否吃得好、吃得健康。挪用、擠占相關資金等行為,無異於“鷺鷥腿上劈精肉”,不僅會妨礙農村學生的健康成長,還會阻礙教育均衡化發展。無論是被直接挪用、被變相擠占還是被串通套取,都源於一些地方尚未扎緊制度的籠子,讓部分動了“歪心思”的人有機可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