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無須擔憂香港“外資撤退”
http://www.CRNTT.com   2024-07-08 14:40:52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網評:外資淨流入

  來源:大公報

   過去的一年,香港金融市場充滿挑戰。一些人擔心的“外資撤退”是否出現?所謂“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有沒有根據?證監會將於本月發表2023年度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報告》,將給出答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昨日發表的網志中,率先披露了一組數據。去年香港股市整體上下跌了一成多,但香港管理的資產不減反增,超過31萬億港元之上,增幅為2.1%,當中三分之二的增長來自香港以外的投資者;私募基金管理的資金規模去年亦錄得穩健增長,規模超過17000億港元,穩坐亞洲區第二把交椅;受惠於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強勁表現,去年錄得3900億港元的淨流入,比2022年增加3.4倍;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的資金淨流入為870億港元,按年勁增90%。

  更多的資本正在流入香港。“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實施四個多月,收到近4000宗查詢,340多宗正式申請,特區政府原則上批准了117宗個案。若這300多宗全部獲批,以3000萬港元的投資門檻計算,預計為香港帶來逾100億港元的收入。

  還有,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儲蓄不斷上升,在兩地金融市場互通不斷深化和擴容下,更多大灣區內地居民有意將部分資產配置在香港,這有助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跨境理財通2.0版今年二月底生效,參與計劃的個人投資者增至42000人,涉及的資金跨境匯劃金額亦增加了440億港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