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常態長效
推進現代化治理一年多來,廈門城中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治理能力等均大幅提升。“今昔對比,村集體、群眾實實在在獲益,獲得感、幸福感提升。”李德才說。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城中村治理需久久為功,破解常態長效難題,打破以往“政府包辦—後期管理不足—亂象回潮—不斷加大投入—長期兜底”的圈子。
對此,廈門探索“大物業”機制,既搭建專業高效服務管理平台,提升服務能力水平,也有效盤活城中村資源資產,做到高效運營。記者在海滄、湖裡、集美等地城中村採訪瞭解到,村集體引進市屬、區屬國企,合資成立城中村服務運營公司,打造集治安巡防、環衛保潔、綠化養護、維序搶險、便民服務等多項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大物業管理模式。
在新垵村,村集體和廈門建發集團合資成立建垵城市服務運營有限公司,整合保潔、垃圾分類、治安巡防等多支隊伍,“一把掃把掃到底”。村裡原來由國企負責的村莊環衛保潔、街道負責的垃圾分類督導、村集體負責的日常維護三項職責整合成“一把掃把”,政府購買服務,由物業公司統一管理、規範服務,解決長期困擾基層的村容隊伍多頭管理、職責不清等問題。“政府負責前3年的運營費用,其後將逐年減少,在第10年取消在市容保潔等方面投入,服務運營公司逐漸實現自負盈虧。”海滄區副區長王繼東說。
“目前已經在探索樓棟內保潔、入戶維修等‘圍墻內’有償服務,以及停車場、夜市等村集體資產運營管理,村民出租房中介服務等。”建垵城市服務運營公司負責人說。
在湖裡區禾山街道圍裡社、後浦社、馬壟社等城中村,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引進具有投資、施工、運營能力的平台公司,和村集體合資成立項目公司,打造城中村公共設施建設、智慧平台管理、產業提升打造、村集體資源資產運營、物業服務等一體化運營的“EPC+0”模式,做好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後半篇文章”。
“通過平台公司引進、項目公司運營,用市場化機制解決城中村的後續管理、服務、產業、治理等問題,讓‘宜居、宜業、智慧、和諧’社區有長效機制保障。”湖裡區委書記吳新奎說。
目前,廈門正在制定《廈門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和《城中村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兩部地方性法規。廈門市住建局副局長張進金說,將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探索行之有效的機制上升為法規,就是要通過現代化治理,切實提升廈門城中村人居環境,讓廣大城中村居民共享城市發展的豐碩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