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德國外,歐盟此舉在芬蘭等其他眾多成員國之間也不得人心。在本次投票中,一位芬蘭官員表示,並非所有歐洲汽車製造商都贊成徵稅措施,芬蘭方面懷疑此舉“是否符合歐盟的利益”“關稅給市場和價值鏈都帶來了不確定性”。瑞典貿易大臣也強調,與中方對話以找出解決方案非常重要。前期,據美國“政客”新聞網披露,幾位匿名歐盟外交官對歐盟“無事生非”表示不滿,稱“沒人希望中歐爆發貿易戰”。
合作才是中歐關係正道
本次投票是不具約束力的咨詢性投票,預計不久後歐盟將就是否開征關稅進行最終投票。根據歐盟法,除非獲得代表歐盟人口65%的15個成員國的投票反對,否則懲罰性關稅將獲得通過。
然而,鑒於成員國間強烈的分歧,歐委會近期似乎也釋放出了一些緩和信號。據媒體報導,歐委會近期對大眾和寶馬發出信號,稱可能會對這兩家企業在華生產出口歐洲的特定車型考慮“大幅降低”關稅。此外,特斯拉等美國汽車製造商生產的中國電動汽車也有可能在最終階段享有單獨的稅率計算待遇。
事實上,汽車產業本應成為中歐合作的“藍海領域”。汽車行業產業鏈較長、全球化程度較高,中歐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贏格局。中國電動車也有製造先進、物美價廉等諸多優勢,有助於歐洲汽車市場完善供給結構,為歐盟綠色轉型提供民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力支持。
正如大眾CEO布魯姆所言,“恐懼是錯誤的顧問”。希望歐方能夠認識到,貿易保護主義絕非歐盟汽車產業的“良藥”。積極擁抱對華合作,不僅有利於歐洲減少“內耗”,也是符合全球化大潮的正確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