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丁龍,卡朋蒂埃對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充滿好奇與敬意。“我對中國的精神、中國人上千年來信守的人生原則感興趣。我希望我的母校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個學習和研究中國的地方。”卡朋蒂埃多次出面與哥大溝通,幫助丁龍實現心願。他在1906年6月8日寫給賽斯·洛的信件中說:“我希望您以‘丁龍漢學講座教席’為之命名。這個捐贈是無條件的,唯一的條件是不必提及我的名字。但我要求保持今後追加贈款的權力。”在首次捐資創設哥大漢學系和丁龍講座教席之後,卡朋蒂埃多次追加捐款,推動哥大東亞系的初期建設。
找尋丁龍
中美學者近30年接力研究/“馬進隆”的新物證/“東亞系每個人都深受其益”
如今,在哥大東亞系內,一面醒目的紅墻上掛著丁龍的一張巨幅肖像。每一個來往東亞系的師生、訪客都能看到這副沉靜的中國面孔。
百餘年間,哥大東亞系湧現出大批漢學專家,也曾吸引馮友蘭、胡適等中國文化名人在此深造。丁龍講座教席迄今仍是該系備受尊崇的教席,共有夏德、博晨光、富路特、畢漢思、王德威、曾小萍等6位漢學家榮膺此位。
“自1901年以來,哥大的漢學研究、中文教學不斷發展。多年來,哥大東亞系一直是美國東部漢學研究的重要陣地,東亞圖書館中的中文書籍以及中國相關檔案文獻也非常豐富,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批學者來此從事中國研究。也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丁龍和他的故事,但哥大東亞系每個人都深受其益。”美國哥大東亞圖書館中文部主任、東亞所研究員王成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