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創新美食 融合兩岸風味
http://www.CRNTT.com   2024-08-26 14:41:13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據大公報消息,江富舜從小就跟隨長輩一起生活在台北市著名的眷村──嘉禾新村,其祖父母和父母都來自大陸。“我家的籍貫一直是填安徽省泗縣(現為江蘇省泗洪縣),祖籍是山東蘭陵。”江富舜說,當年居住在眷村的人們來自大陸的大江南北,他們把各自故鄉的美食帶到台灣,並結合台灣當地食材加以烹製,最終形成別有風味的眷村美食。

  “眷村美食源自大江南北的美食,本來就是大陸和台灣美食的融合。”他舉例說,1949年大陸數百萬軍民遷台後,一時間台灣資源短缺,很多人就到海邊撿拾海蠣,配上雞蛋煮食,就成了台灣經典小吃蚵仔煎。同時,因為台灣空氣潮濕,大米容易發黴不能長期保存,而面粉更易於保存,所以當年很多老兵經常用面粉製作各自故鄉口味的面食,有人加上牛肉罐頭做澆頭,不料成為一道美食,這就是台灣牛肉面的由來。

  正因為融合了兩岸風味,眷村美食在兩岸均深受民眾喜愛。江富舜表示,在目前主打台灣特色美食的基礎上,自己正在考慮進一步融合台灣美食和大陸美食,開發一些具有兩岸風味的創新美食,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與此同時,江富舜還計劃實施線上線下融合的營銷模式。目前,他已經註冊成了一家營銷公司,跟相關機構合作,用新的網絡營銷方式去帶動餐飲業務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