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香港本地龐大市場開放 醫療股上升
http://www.CRNTT.com   2024-09-10 14:30:44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受惠《關於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擬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A股民營醫院概念股昨日逆勢拉升,皓宸醫療、澳洋健康、盈康生命、濟民健康、國際醫學、新里程等多只股份漲停。

  香港本地醫療股同樣逆市升,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股價升3.4%,報0.6元。希瑪醫療(03309)股價升1.6%,報1.89元。凱基證券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認為,香港醫藥企業日後在內地成立獨資企業,可以擴大市場分銷網絡,且可減少稅務支出,是正面事件。另外,港人能夠在內地工作,無疑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中國外商投資的醫療機構數量已增至302家,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然而,與全國超過107萬個醫療衛生機構的總數相比,外商投資醫療機構所占市場份額仍然較小。這些機構主要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診所和門診部為主,約188家,占62.25%;醫院的有114家,占37.75%。

  CIC灼識咨詢董事總經理劉立鶴表示,對於計劃獨立投資中國醫院的機構而言,這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特別是可以吸引相關人才以及引進全球領先的醫療資源和技術全面進入中國。在新政策的推動下,長期民營醫療機構、高端健康體檢中心、幹細胞治療、基因診斷及治療行業將會有快速的發展期。但還要等到政策細則出台,特別是生物安全相關的監管細則的出台,才能評估是否外商投資醫院可以在短期內進行現實可行的快速落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