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快評:ECFA逾36%中止 責在賴當局
http://www.CRNTT.com   2024-09-19 00:59:19


  中評社快評/大陸財政部18日發布中止兩岸ECFA第三波關稅減讓項目,自2024年9月25日起,停止執行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

  2023年底、2024年5月,大陸已分別兩次中止ECFA關稅減讓,主要集中在石化產品、紡織、機械、鋼鐵等工業產品,這次則以農產品為主。三波被中止關稅減讓的產品合計已達180項,總數約500項的ECFA早收清單產品已有36%宣告結束。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18日晚間表示,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停止執行對台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國台辦強烈支持。陳斌華指出,賴清德當局上台以來,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不斷進行“謀獨”挑釁,升高兩岸敵意對抗,阻礙兩岸交流合作,至今仍單方面限制大陸1000多項農產品輸入,嚴重損害兩岸同胞福祉。

  ECFA是兩岸最具指標性協議,早收清單部分不管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或農產品,大陸給予台灣的品項數量,均明顯多過台灣給予大陸,其背景是在兩岸關係正向發展之下,對台灣讓利。賴清德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和經濟“脫鈎斷鏈”,嚴重破壞兩岸協商和ECFA實施的基礎,是大陸不得不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根本原因。

  可以說,大陸再次對兩岸經貿出手,是對“台獨”的有力反制,責任完全在賴清德當局。如果兩岸僵局不解決,大陸接下來的制裁措施可能還會一波接一波。賴當局須正視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性,儘速改弦更張,如此才可能避免整個協議未來都被中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