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看綠色之變給黃河之源帶來些啥?
http://www.CRNTT.com   2024-09-21 10:56:06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據光明日報消息,大河泱泱,匯萬流以浩蕩。黃河幹流四川段全長174公里,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濕地蓄水量近100億立方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格局中至關重要。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出以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能源糧食安全基礎不斷鞏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站到了更高起點上。近期,記者跟隨“川江千里行(黃河流域)”採訪活動,走進若爾蓋濕地深處,先後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鬆潘縣、若爾蓋縣、阿壩縣、紅原縣四地實地調研,感受這場綠色之變給黃河之源帶來些啥。

  防沙治沙,守牢生態保護紅線

  黃沙莽莽,寸草不生,百姓苦不堪言……曾經,川西北草原沙化蔓延,態勢嚴峻。如今,放眼望去,昔日沙丘已綠色盎然,“沙進人退”轉變為“綠進沙退”。

  在紅原縣瓦切鎮德香村的一條沙土路上,治沙幹部告訴記者:“這條路是專門給牧民留的放牧通道。別看現在路兩側草木茂盛,以前可是光禿禿的!”

  德香村是紅原草原上沙化分布集中、程度明顯、治理難度大的典型區域。2008年起,該村開啟了治沙征程。

  39歲的牧民益瓦拉是德香村的公益護林員,他見證了這片土地近些年的變化:“這裡的沙化面積沒有擴大,植被卻更茂盛了。現在巡查時,草鹿和野兔越來越多!”

  紅原縣林草局林業生態修復股股長尹偉介紹,德香村針對不同程度的沙化土地,組合運用“防風阻沙林帶”“草障植物網格”“生物沙障”“灌草間種”等治理方式,系統性地實施沙化土地治理。“如果衹有黃沙,風一吹就被吹走了,必須通過種植物減緩沙的流速,用網格減少水土流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