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捷龍三號火箭海上成功發射
http://www.CRNTT.com   2024-09-25 14:49:04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據新華網報導,9月24日,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使用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儀41星、星時代-15/21/22衛星、馭星二號05星、復旦一號衛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次“太空拼車”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捷龍三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本次任務為其首次執行山東海陽附近海域太陽同步軌道發射。

  作為一款“高性價比、高可靠、快履約、快發射”的中低軌道固體火箭,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採用四級發動機串聯布局,全箭總長約31米,總重約140噸,箭體最大直徑2.64米、整流罩直徑3.35米,四級主動力均採用固體推進劑,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和近地軌道航天器,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為1500千克,運載能力較強,可滿足多種商業發射需求。

  “基於此前發射任務的淬煉,型號團隊對捷龍三號運載火箭的技術脈絡以及‘實戰能力’早已熟稔於心,進而著手推動近海發射方案的設計論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專家說,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執行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挑戰不僅在於火箭能量,還需要更為精確的箭體控制能力和彈道設計,保證航落區安全性。型號團隊在彈道方案設計上進行了多次迭代和復核復算,最終敲定此次任務彈道設計。

  據介紹,以往為確保航落區安全性,通常需要赴遠海發射,相較於近海任務用船等方面,成本會大幅上升。型號團隊結合任務特點優化了發射點位,採用大偏航技術確保航落區的安全性,驗證了在近海海域執行太陽同步軌道任務的可行性,提升了任務經濟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