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族敘事、青少年身份認同與家國情懷
身份建構是基於社會的自我概念和群體間關係的相互作用。每個人都有多重社會身份或角色,這些身份或角色會通過性別、種族、宗教、國籍、職業和家庭角色等方面影響人們對自己的看法。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在人生各個時期對自身心理、自我認知、社會認知和角色身份的不斷完善,從而達到內外統一的感覺和心理體驗。一個人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同一性始於家庭環境,孩子們在家庭裡接受父母等家中長輩的態度、價值觀和行為規範,遵循特定的生活模式,開始發展他們的主要生活原則和信仰結構,定義對特定文化的歸屬感③。有研究發現,家庭環境因素是影響中學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因素④。Merrill等人研究發現,家庭史認知水平與青少年的自我價值感、未來規劃能力與接受自我能力呈正相關,而與心理問題的內部化及外化行為呈負相關⑤。Bapi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家庭敘事有助於提高個體的自我認同,讓他們能夠在困境中積極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意義與價值,從而順利渡過同一性危機⑥。綜上,對家族史和家族文化潛移默化的認識,有助於青少年思考自己是誰、未來的方向以及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家族敘事是通過對家族共同記憶的理解和建構,將家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將自我、家人與家族鏈接起來,使家族的共同記憶不僅得到傳承,還得以不斷豐富和發展。可見,家族敘事的過程是個體對家族認知不斷深化的過程。青少年在瞭解家族的發展歷程中,既能認識到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和責任,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個體身份認同;同時家族敘事中又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價值觀,通過挖掘家族敘事資源中的文化內涵,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瞭解家族的傳統和文化,培養他們對家族文化的認同和傳承意識。另外,家族的發展是在特定的國家和歷史背景下展開的,家族的興衰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每個家族的艱苦奮鬥推動了國家的發展,國家的繁榮富強反過來福澤每一個家族。可見,家族敘事中又蘊含著深刻的家國一體、家國同構價值觀。因此,家族敘事不僅是我們瞭解家族、建立血緣認同和身份認同的教育方式,也是我們建構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的教育方式。
二、家族敘事涵養台灣青少年家國情懷的現實基礎
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同屬中華民族。自1949年以來,台灣地區歷經變遷,但它依然保持著中國社會的基本特質,從語言、文字到傳統道德,從民間風俗到思維方式,都以中國式的風貌為主,延續了中華文化的傳統。從語言使用來看,台灣官方語言為大陸普通話,主要民間語言為大陸的閩南話、客家話等。據調查,有66.3%的台灣人主要溝通使用語言是普通話,其次是閩南語,占31.7%,第三是客家話,占1.5%,其他語言則都低於1%⑦;通用文字為繁體漢字。從生活習慣來看,台灣人民重視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要傳統節日,這些節日的紀念形式與大陸類似,通過這些節日達到與家人(族)團聚、歡慶、慎終追遠的作用,充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從民間信仰來看,台灣地區的主要宗教信仰為發源於大陸的儒釋道思想。調查發現,若衹能選擇單一信仰,台灣地區有27.9%的民眾認為自己信奉傳統民俗宗教,19.8%為佛教,18.7%為道教,其餘為無宗教信仰或相信其他宗教⑧。台灣地區還特別重視倫理道德和家庭文化的傳承。台灣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繼承固有道德”,所以台灣地區一直保存著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的倫理秩序,各級學校也都立下了“禮、義、廉、恥”的共同校訓。這些良好的道德風尚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對台灣青少年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都十分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