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藝樺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0月號發表專文《台灣主流民意發展趨向與兩岸融合路徑選擇》,作者認為:民意是研究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部分。民進黨上台以來,一直試圖定義台灣的“主流民意”,並通過拋設多元議題混淆民眾對當前形勢發展作出的“意見反映”與總體意識傾向改變的“態度定論”之間的區別認知。在政黨極力塑造主流民意的過程中,混亂的主流民意與單向的個體意識激烈碰撞,青年世代傾向於借助網絡社區形成主流價值聯合體,“台灣人”成為最安全最保守的身份認同,“選人不選黨”的個體投票心理定式成為主流。針對現階段台灣主流民意的發展特性,在深化兩岸融合的路徑選擇方面可著重考慮給予個體參與體面感、創設融合新“鏈接”、利益表達清晰化及認同推進階段化四個面向的具體措施。文章內容如下:
在觀察台灣政治發展、社會變遷及兩岸關係時,台灣主流民意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目前學界對台灣主流民意的動向研判和觀察,主要是基於台灣大量的民調數據。然而,民調所展現的民意現象,可能是媒體與政黨意志的短期形塑。隨著兩岸關係持續緊張,越來越多的民眾對島內政黨和媒體宣揚的“主流民意”真實性產生質疑,認為其受到明顯的政治操控。在此情況下,何為台灣真正的主流民意,如何研究及判斷台灣主流民意不僅在於學術層面的辯證,還在於現實性地助推兩岸關係正常化。本文試圖進一步釐清“台灣主流民意”的概念意涵,研判分析現階段台灣主流民意的發展特點及未來趨向,並以此為基礎對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路徑作出進一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