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因地因時制宜 促進香港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10-18 17:00:08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網評:因地因時制宜 促進香港發展

  來源:大公報 作者:黃楚基(全國政協委員、思路研究會副會長)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已經出爐,報告全面圍繞三中全會的要求,充分展現了特區政府識變、應變、求變的決心。施政報告為香港發展描繪了全面、細致的藍圖,為持續推動深化改革,多管齊下培育新增長點,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提出了不少新舉措、新目標,這必將全方位促進本港產業快速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整體競爭優勢,實現更加美好的願景。

  施政報告一如既往延續重要政策,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弘揚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治理體系。與此同時,大力鞏固香港“三個中心”地位,並發掘新增長點推動香港多元發展,提出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大力推動航運高增值部分的海運服務業發展,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圈,建立國際認可金屬倉庫;制訂“河套港深創科園區發展綱領”,開辟政策和制度創新試驗田;發展低空經濟、發展銀發經濟等一系列新目標。

  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三中全會亦要求必須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施政報告圍繞這方面要求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並充分結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對香港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做了全面設計,聚焦發展國際創科中心、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等提出多項新措施。

  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創新主導、科技賦能,扎實的創科產業尤為重要,本港雖然科研基礎雄厚,但產業環節薄弱。最新的施政報告對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發展有相當清晰的思路,首先是完善新型工業發展策略和體制建設,著手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構建全新研發平台促進“政產學研投”緊密協作。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發展高科技、高增值產業雖然是全球潮流,但是成本高、風險大,市場這個無形之手的引導、調節能力有限,政府作為有形的手,資助、引領及推動必不可少。透過政府成立投資引導基金(天使母基金)作為政策性母基金,借由母基金的引導作用和杠杆作用,政府有限的投入將可以帶動更多的民間資本投入,相比直接資助、補貼或共同投資,可以更加更高效利用政府資金。投資引導基金近年在全球蓬勃發展,在內地,深圳、上海、天津、蘇州等地已相繼成立本地天使母基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