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正紀念堂主控權 民進黨政府拿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7 10:25:49  


   中評社香港11月7日電/“台灣民主紀念園區”(中正紀念堂)昨天獲“文建會”的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通過,列為‘國定古蹟“,園區內的”大中至正’牌樓、“中正紀念堂”招牌以及蔣介石銅像的命運,輕易地,便又操控於民進黨政府的手中。 

  中國時報指出,擁有德國法學博士學位的“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昨天說得很清楚,“國定古蹟”的位階高於“市定古蹟”,“教育部”若要整修古蹟,只要經過“文建會”審查通過後即可進行。 

  換句話說,“教育部”要不要將“大中至正”牌樓的四個大字改成“民主廣場”或“自由廣場”,要不要將“中正紀念堂”的招牌改成“台灣民主紀念館”,甚至要不要將高達六.三公尺、重達廿一公噸、目前仍被“禁閉”中的蔣介石銅像拆除,操控權都在“教育部”和“文建會”手中。 

  招牌銅像命運 在文建會手上 

  今年二、三月間,民進黨政府揚言要拆除“中正紀念堂”(當時尚未改名)的圍牆,台北市政府為了反制執政黨,隨即將中正紀念堂列為“暫定古蹟”,而且暫定古蹟的範圍包括中正紀念堂的圍牆,不准執政黨拆除圍牆的一磚一瓦,更別妄想打“大中至正”牌樓和蔣中正銅像的主意。 

  雖然中正紀念堂的主管機關是“教育部”,但因中正紀念堂屬於“行政院”的三級組織,其組織條例是“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明令公布的。“教育部”想要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但因“立法院”的藍委多於綠委,想要廢止中正紀念堂組織條例,談何容易,於是“教育部”另訂了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定位為四級單位,藉以取代中正紀念堂。 

  這項作法雖有爭議,但“教育部”仍於今年五二○“總統”就職七周年前夕,邀請陳水扁和當時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共同完成“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揭牌儀式。陳水扁當場還指示教育部,要進一步將“大中至正”牌樓正名為“自由廣場”。 

  政院北市鬥法 輸贏仍難預料 

  完工於一九八○年的中正紀念堂,建築物還不滿卅年,就要列為古蹟,當時“教育部”官員還以此嘲笑台北市政府。但北市政府的這項作法確實奏效了,在文資法的保護下,“教育部”確實動不了“大中至正”牌樓、“中正紀念堂”招牌和蔣介石銅像,“教育部”所能做的就是深鎖大門,將蔣介石“禁閉”起來。 

  為了達成陳水扁的指示,時隔二個多月,“教育部”竟悄悄的向文建會提出申請,將“台灣民主紀念園區”列為“國定古蹟”。目前看來,民進黨政府已取得了主控權。只是,兩大機關的預算,通不通得過“立法院”這關,有得瞧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