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遼寧艦官兵生活:你不知道的“儲能飛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4 11:14:33


 
  你也有“儲能飛輪”嗎? 

  體育與軍人有一種近乎天然的聯繫。且不說許多體育項目本就脫胎於從古至今的軍事實踐,也不說冷兵器時代孔武有力的士兵是戰場上當仁不讓的主角,即使在高新技術廣泛介入的現代信息化戰爭的背景下,軍人體能訓練也是軍事鬥爭準備的重要環節,軍人的體能素質也是構成部隊戰鬥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遼寧艦官兵看來,不能因為信息化戰爭依靠體力進行白刃格鬥少了,對軍人的體能要求就不是那麼嚴苛了。恰恰相反,在現代化武器裝備面前,一個小小的誤判,都有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只有具備良好的體能基礎,才能擁有充沛的精力與大腦抗疲勞能力、敏銳觀察與快速反應能力、正確的判斷和推理決斷能力等等,才能更好地駕馭手中的武器裝備。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遼寧艦官兵將自覺投身體育活動作為鍛造先進軍事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們認為,強身健體不僅帶來體力上的提升,而且會強化軍人的精神、意志、士氣、團結、協作、心理、謀略等方面的“軟素質”……他們的認識和實踐,豐富了軍隊體育工作的內涵。 

  不容回避的是,部分官兵對體育重要性的認識仍然不夠,致使自身體能狀態不佳、體能儲備不足。有人經常借口“工作太忙”無法參加鍛煉——要說忙,遼寧艦官兵承擔的各項試驗訓練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但他們從未淡漠體育,而是將其貫穿艦上艦下、出海歸航全過程。還有人經常借口“場地設施不足”逃避鍛煉——要說場地設施,遼寧艦雖大,人均場地卻很小,官兵是在極其局促的空間中依靠最簡單的體育設施進行不間斷的體能“充電”……與遼寧艦官兵對照一番,就會少一些借口,多一些行動。 

  在能源領域,有一種高科技的“儲能飛輪”設備。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把能量通過高速運動的飛輪儲備起來,需要時,儲備的動能可以轉化為電能造福社會。 

  今天借用這個概念,筆者只想作個類比——作為現代軍人,你也有一個“儲能飛輪”嗎?你的體能狀態和體能儲備如何,是否已經為履行使命任務儲備了不間斷的體能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