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10天內試射兩種新型洲際核導彈(組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3 13:51:32


 
  美國的距離報告中對中國導彈的射程評估。實際上,每年發表的所謂《中國軍力報告》只不過是美國國防部的一件例行行政工作,與秘密的內部報告不同,公開的數據往往都是過時的和錯誤的,實際上,中國導彈的射程在幾次洩密事件之後,就被西方很難獲得,他們只能依靠一些蛛絲馬跡進行分析,但即便這樣,中國核導彈的射程也超過了所謂《中國軍力報告》的過時數據。冷戰結束以來,世界的核態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引起了中國核戰略空間的變化:核國家之間爆發核大戰的危險降低,超級核大國已經沒有必要繼續保持大規模的核武庫,美俄都在削減戰略核武器的數量;世界上核國家、核門檻國家、虛擬核國家越來越多;核擴散形勢嚴峻,核技術、核材料、核人才、核武器的擴散不斷發生,增加了恐怖主義掌握核武器的可能性;國際軍控與裁軍體制遭到嚴重挑戰,冷戰時期美蘇之間達成的“反彈道導彈條約”(ABM)已遭廢棄,新核國家的湧現衝擊著“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體制,最發達的核國家拒絕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數十年來在國際社會中形成的“核禁忌”無法約束恐怖集團等非國家行為者,核恐怖襲擊的危險與日俱增,極有可能成為實戰使用核武器的導火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