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五大國中唯中國在擴充核武庫 新武器井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8 10:49:22


 
  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站26日稱,由於中日圍繞釣魚島的領土爭端不斷激化,近年來中國海軍是發展最快的軍種。中國還將在2014年向海軍交付首艘052D型神盾級驅逐艦,這艘軍艦將使用垂直導彈發射裝置,被稱為“中國版阿利伯克(美國海軍主力艦種,配備宙斯盾系統——編者注)”。中國造船業為海軍研製、建造和交付了幾十艘各型艦只和潛艇。將來中國還將繼續為海軍更新武器裝備,提高其戰鬥力,為未來可能發生的衝突做準備。 

  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對《環球時報》說,中國新型軍艦最近的頻繁現身,並非刻意針對日本。他說,中國武器研發服從於中國國家裝備體系建設的需要,和整個國家安全建設相關,與日本並無必然聯繫。目前中國新武器頻頻現身,與武器發展周期有關。相比以往,中國國防建設投入越來越大,武器研發計劃安排更多,成果自然更多一些。新武器對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當然起到很大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單就中日在東海部署的軍事裝備來看,日本的質量和數量都強於中國,但從綜合因素考慮,不一定是日本強。 

  中國武器發展是在“補課” 

  除了剛入列的“鄭州”號驅逐艦,中國近來公開的多項武器裝備也頗受關注。其中最“顯眼”的是10天內中國連續試射的兩種洲際導彈。26日,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在境內按計劃進行科研試驗是正常的,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中國據稱在10天內進行了“東風-41”洲際導彈和一枚“巨浪-2”潛射洲際導彈,中國核打擊能力的增強引起國內外關注。報道稱,“巨浪-2”和“東風-41”是中國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核導彈,被視為中國未來戰略核威懾的中堅力量。 

  日本《讀賣新聞》稱,中國連續試射的新型洲際導彈,同時試圖獲得制空權和制海權,這些新裝備顯然成為中國安全的最新保障基礎。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稱,“東風-41”和經過現代化改良的“巨浪-2”潛射核彈,被視為中國提高進攻性的舉動的一部分,這些舉動主要是針對與日本、菲律賓的海上爭端,同時也是為了針對美國海軍。 

  此外,多種空軍新型裝備也令海外媒體驚呼“中國新武器裝備發展井噴”。香港《南華早報》稱,中國自主研製的武直-20直升機23日成功實行了首次試飛,“填補了解放軍武器庫中的一個空白”。 該機與美國黑鷹直升機類似,並可以在航母上起降以及在青藏高原執行任務,大大擴大解放軍的登陸和特種作戰能力。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站25日稱,在即將結束的2013年年末,中國實現運-20大型運輸機第二架驗證機成功首飛及殲-10B戰機量產。這些表明中國已擁有與歐美相比美的技術潛力,能夠製造導彈、戰機、驅逐艦等先進裝備,而且中國在仿制的同時實現了技術進步,持續發展和完善產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