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20首飛圓滿成功。
|
中國空軍最受關注新銳武器五:“鯤鵬”運-20
中國首架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鯤鵬”2013年1月26日在陝西閻良機場實現了首飛。儘管迄今為止官方尚未透露關於運-20的性能參數,但是中國軍事專家認為,該機運力完全可在世界現役及正在研發的軍用運輸機中排進前五位,而它對中國航空工業以及中國空軍的意義,不亞於殲-20。
國外媒體及國內專家普遍認為,運-20為一種最大起飛重量達200噸級的大型運輸機。通常而言,這個級別的運輸機根據設計水平不同,最大有效載荷在40到60噸之間。從這一點來看,該機在目前仍在服役以及在研的大型軍用運輸機中,可以擠進前五名。目前,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的安-124重型軍用運輸機以150噸的最大載荷排在軍用運輸機的第一位,而美國的C-5以120噸屈居第二,C-17位列第三。這之後,中國運-20可以和俄羅斯剛剛試飛的伊爾-76MD-90A(又被稱為伊爾-476)爭奪第四的位置。該機的載荷應該大於歐洲的A400M、烏克蘭的安-70以及日本的XC-2運輸機。當然,評價運輸機的指標不僅是載荷與航程,起降性能、巡航速度等方面也都很重要。在採用的一些具體技術上,還很難判斷。比如,是否使用了較為先進的超臨界機翼,只有專業人士在近距離觀察才能得出結論。
從外形上判斷,運-20和伊爾-476可謂各有優勢。伊爾-476使用了大函道比的PS-90A發動機,巡航經濟性更好,這意味著可能擁有更大的航程和續航時間;運-20的發動機函道比較小(也就是更加細長),很可能是俄羅斯的D-30KP系列中的某一種,中國曾長期使用該型發動機。未來則很有可能使用類似CJ-1000商用發動機的軍用型號。不過,該機看上去更寬大,意味著貨艙尺寸更大,可裝的大型裝備、武器品種更多,適裝性更好。在機身減阻方面,運-20做得要比伊爾-476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