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直10直19總設計師:下個型號更滿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5 07:54:46


 
  1986年,在中國軍隊百萬大裁軍的同時,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我軍陸軍航空兵,雖然比外軍晚了20年,但是,對於中國直升機來說,終於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為了彌補陸軍武裝反坦克直升機嚴重不足的局面,剛組建的陸航部隊提出了研製武裝直升機的要求,直-9武裝型直升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成為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多用途武裝直升機。

  年僅21歲的吳希明在師傅的帶領下,第一次真正認識到什麼是直升機工程,什麼是直升機設計。

  “直-9武裝直升機是在民用直升機基礎上改進的武裝直升機,我們想賦予它最好的作戰效能。”當時,參與總體設計的吳希明還沒有意識到,如何解決機體結構與配裝各類武器兼容性的問題,這將是一個決定生死存亡的艱難挑戰。

  1988年,進行直-9武裝型直升機地面反坦克導彈發射試驗時,意想不到的挫折發生了。

  “當第一枚反坦克導彈發射後,直-9武裝直升機的尾部已經不見了,由於尾部是複合材料製造的,整個試驗現場,複合材料的蜂窩結構漫天飄散,導彈的研製方不禁驚呼,難道直升機是紙糊的!我們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吳希明回憶說:“這是直-9武裝型直升機研製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挫折,差一點導致型號下馬。”

  在當時,無論是導彈還是直升機的設計單位,都沒有考慮導彈發射的衝擊波與後坐力對機體結構的影響,也沒有考慮複合材料製造的機體結構是否能承受導彈發射時尾噴火焰的高溫。試驗失敗後,兩家研製單位才開始分析武器發射對直升機機體結構的影響。

  “那段日子幹的很苦,所裡500多名設計人員全部鋪在直-9武裝型直升機上。整整用了3年時間,我們才最終解決了直升機與武器系統的匹配問題。”吳希明說:“放在現在,十幾個設計人員,幾個月就能完成,可想而知,當時我們的基礎是多麼薄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