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建國以來解放軍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全解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3 09:18:24


 
  20世紀50年代經過四次精簡整編,人民解放軍總員額得到有效控制,軍費開支大幅下降,有力地支援了國家經濟建設。更具意義的是,通過四次精簡整編加強了海、空軍和陸軍各技術兵種的建設,創建了海軍、空軍、公安軍、防空軍及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形成了五大軍種和七大兵種,從根本上改變了人民解放軍以陸軍為主的單一軍種局面,調整後的海軍、空軍和陸軍各技術兵種編制更趨合理,完成了人民解放軍向國防軍體制及合成化的過渡。

  第三階段:1975年整頓軍隊到80年代百萬大裁軍,經歷了第五、六、七、八次精簡整編。鄧小平關於時代主題的科學判斷,進一步指明了我軍建設的方向,為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應該說,新時期中國軍隊改革的起點是1975年的軍隊整頓。鄧小平曾這樣說過,改革也在1975年試驗過一段時間,那時的改革用的名稱是整頓。

  第五次精簡整編從1975年底到1976年,重點解決比例失調和部隊臃腫問題,全軍總人數減少13.6%。1975年6月24日至7月5日,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決定3年內將軍隊減少60萬人。9月,中央軍委批准了總參謀部《壓縮軍隊員額,調整體制編制方案》,軍隊精簡整編工作在全軍展開,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到1976年,軍隊總人數比1975年減少13.6%。1978年1月18日,中央軍委下發了《關於軍隊體制編制的調整方案》,明確要求軍隊繼續貫徹執行1975年確定的精簡整編方針、原則和措施,進行體制編制調整。5月13日,鄧小平同總參謀部領導談話時,針對“文革”對軍隊建設的破壞,曾形象地指出:“我們軍隊的狀況,還是1975年講的,就是三種狀況:軟、懶、散;五個字:腫、散、驕、奢、惰。”他語重心長地說:“這麼龐大的指揮機構,指揮戰爭是要打敗仗的。”

  以“消腫”為突破口,人民軍隊又經過第六、七、八次精簡整編,朝著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大步邁進。第六次精簡整編是1980年至1981年。1980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大力精簡機關,壓縮非戰鬥人員和保障部隊。8月15日,中共中央頒布實施《關於軍隊精簡整編方案》,提出這次精簡整編的原則是:精簡機關,壓縮軍隊員額,減少保障部隊和非戰鬥人員。這次裁並了各級機關重叠機構,撤銷了省軍區獨立師,部分野戰軍步兵師改為簡編師。第七次精簡整編是1982年至1983年。1982年9月,中央軍委批准下發《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明確了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的方針和原則。據此,軍隊體制編制開始調整和改革。這次精簡整編將軍委炮兵、裝甲兵、工程兵機關改為總參下轄的炮兵部、裝甲兵部、工程兵部;軍區直屬的炮兵、坦克和野戰工兵部隊,大部劃歸陸軍的軍內建制;將鐵道兵並入鐵道部;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到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所駐省、自治區、直轄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