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建國以來解放軍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全解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3 09:18:24


 
  第八次精簡整編是1985年的百萬大裁軍。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召開擴大會議。會議作出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即從立足於“準備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轉到和平時期建設的軌道上來。為實行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使軍隊能夠適應現代局部戰爭要求,中央軍委決定在將改革的重點放在體制編制調整的基礎上,實行軍隊全面改革。同年7月11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准轉發了《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要求精簡與改革體制編制、改革有關制度同步進行,並提出軍隊改革體制、精簡整編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把人民解放軍建設成為一支機構精幹、指揮靈便、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反應快速、效率很高、戰鬥力很強的精兵。根據這一總要求,這次改革體制、精簡整編的任務:一是壓縮軍隊總員額,全軍總人數減少100萬;二是改革體制編制,同時還要改革和建立一些相關的制度。到198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員額由423.8萬人減到323.5萬人。之後,又作了進一步的裁減,至1990年,全軍總員額減到319.9萬人,共裁減員額103.9萬人,占裁減前總員額的24.5%,完成百萬裁軍的任務。

  通過這一次百萬大裁軍,人民解放軍在精兵、合成、提高效能方面前進了一大步。一是壓縮了軍隊的規模,減少了數量,提高了質量。二是撤並、壓縮了機構。11個大軍區精簡合併成7個,合併了4個大軍區,減少了保障人員。三是組建了陸軍集團軍和陸軍航空兵,加大了技術兵種的比例,全軍減少軍級以上單位30多個。四是初步理順了一些領導和管理體制,中央軍委所屬總部機關人員精簡近一半,提高了工作效能。五是改進了部隊的組織編成,全軍經過撤銷、合併、降級、改制,共減少團級以上單位5900多個,組建陸軍合成集團軍。六是調整了幹部與戰士的編配比例,人員構成比較合理。在這一階段,軍隊改革在軍隊體制編制調整和改革上有了較大的突破,並通過體制編制調整和改革帶動了其他方面的改革,標誌著軍隊改革進入了全面展開的階段。

  經過這一階段的精簡整編,人民解放軍兵員總員額從1975年前高峰時的600多萬,減到1985年的300萬。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裁軍的舞台上,上演的並非簡單的大裁員,而是戰略性結構大調整。與裁軍相同步,陸軍航空兵部隊、電子對抗部隊等新兵種,以及預備役部隊相繼成立;隨著陸軍集團軍的組建,陸軍中技術兵種比例首次超過步兵,人民軍隊邁出由摩托化向機械化轉型的關鍵一步。

  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第九次精簡整編。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冷戰結束,美蘇互為對手的兩極國際戰略格局出現變化,世界開始向“一超多強”的多極化方向轉變。同時,由於現代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世界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高技術局部戰爭成為未來局部戰爭的主要樣式,1991年發生的海灣戰爭較明顯地體現了這一特征。中央軍委敏銳察覺到國際戰略格局的新變化和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新發展,對軍事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1995年12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了《“九五”期間軍隊建設計劃綱要》,明確提出在軍隊建設上要逐步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要求把軍事鬥爭準備上的轉變和軍隊建設上的轉變聯繫起來,正式完整地提出“兩個根本性轉變”。按照這一轉變要求,軍隊改革進一步向注重質量建設的方向前進。1997年9月,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宣布,在80年代裁減軍隊員額100萬的基礎上,我國將在今後3年內再裁減軍隊員額50萬。到1999年底,裁軍50萬的任務已經完成。這是人民解放軍的第九次精簡整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