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中國要發展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5 08:53:40


 
  複雜的操作導致“鷂”式事故頻頻,安全記錄十分惡劣,被稱為“寡婦製造者”。自從美國海軍陸戰隊1971年從英國引進AV-8A“鷂”式之後,噩夢也就開始了。到2002年,AV-8A在非作戰情況下共發生300多起事故和900多起險情,A級事故率每10萬飛行小時高達31.77起,飛機多半意外墜毀,導致45名飛行員送命。即是“鷂”Ⅱ,截至1996年也摔毀了近1/4,每10萬飛行小時事故率也達11.44起。在老家英國,“鷂”式戰鬥機的安全記錄更差。 

  隨著發動機、飛行控制、材料等技術的發展,美國F-35B的短距起飛/垂直著陸技術更加完善。該機動力由1台F135-PW-600渦扇發動機提供。三軸承推力矢量尾噴口既可向下偏轉,也可向左右偏轉。座艙後機身裝有由發動機主軸驅動的升力風扇。飛機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空中懸停時的升力由向下偏轉的尾噴口和升力風扇提供。每側翼根處各有一個從發動機引氣的反作用閥,用以控制飛行姿態。 

  即使如此,因短距起飛/垂直著陸技術相當複雜,它導致F-35B也問題多多。如超重問題曾一度困擾F-35B,重量減下來以後,裕度仍顯不足。同時,減重也伴生了一些其他隱患——風扇離合器溫度過高,導致重新設計驅動軸、選擇離合器材料、調整升力風扇艙門。發動機尾氣溫度過高,足以軟化艦艇甲板,這些問題至今仍未有效解決。儘管F-35B服役在即,但其技術成熟度、可靠性方面的問題始終沒有消除。 

  中國是否發展尚需時間證明 

  關於中國研發短距起飛/垂直著陸戰鬥機的猜測,其實早已有之,並且說得“有鼻子有眼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