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受傷後可“一鍵呼救” 揭秘軍人標識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1 18:52:04


 
  手術台多了“場外指導”

  郝宇忠被送到傷員集中點後,軍醫湯金波拿出手持機對著他的副牌一掃,“傷病信息”立刻出現在手持機屏幕上:腹部中彈出血、B型血、青黴素過敏史……湯軍醫立即讓人把他抬上手術台展開搶救。

  演練間隙,湯軍醫對記者說,軍人保障標識牌中存儲了持有人的電子傷票,只需一掃,就能知道傷情病歷信息,救治的針對性更強、時間更節省。

  方寸之間,便捷盡顯。巴掌大的手持機主屏幕上,有“傷票填寫”“信息統計”“傷票傳輸”等按鈕。點擊“傷票填寫”按鈕,系統自動彈出填寫菜單,傷型傷類、並發症、戰場急救記錄、受傷信息登記全部彈出,填寫起來十分方便。

  電子傷票融入軍人保障標識牌,讓衛勤保障融入基於信息系統的作戰體系。戰爭年代,我軍的傷票就是一張紙,容易因筆跡潦草、折叠磨損、雨水浸蝕而無法辨認。20世紀90年代初,我軍開始研製電子傷票系統,紙質傷票從一張手填表變成了一張可掃描的“答題卡”,但每次使用仍需要填寫個人信息並且不能彎折。

  該旅十連四級軍士長唐博告訴記者,以前演練時,傷票很容易在跑動時弄皺弄丟。新一代的電子傷票信息被錄入了無源副牌,記錄方便、信息完善、易於分類,只需用手持機感應掃描,就能讀出數據、輸入傷情,避免了傳統紙質傷票帶來的信息缺損、數據丟失、救治機構間信息傳遞錯誤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