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俄烏軍事衝突背後的“總導演”是美國
http://www.CRNTT.com   2022-03-09 12:25:14


2月24日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白宮就烏克蘭局勢發表講話,宣布新一輪對俄經濟制裁措施,並向歐洲增加軍事部署。圖/新華社
 
  其實,包括總統普京在內的俄羅斯官員認為,早在20世紀90年代,北約就非正式地向俄羅斯承諾過,它不會進一步向東擴張。但北約沒有信守承諾,欺騙了俄羅斯。

  普京在2021年曾表示,“北約在20世紀90年代,對我們承諾不會東擴,結果怎麼樣呢,我們被騙了,他們厚顔無恥地欺騙了我們,北約東擴了五次,現在羅馬尼亞、波蘭都部署了導彈系統,這說明什麼,不是我們在威脅別人,我們沒去美國邊境,沒去英國邊境,是他們來找我們了,現在他們又說烏克蘭也要加入北約”。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阿拉基2月26日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認為,“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就是北約不斷擴張,這是一個持續了30多年的問題,蘇聯曾得到北約不向東擴張的保證,但是東擴一直在持續,北約的新成員國已經與俄羅斯接壤。”其認為,根本的解決之道在於歐洲國家,歐洲國家應該宣布北約不會吸納烏克蘭加入,並落實到書面上,簽署國際協議。

  美國不願看到一個強大而團結的歐洲

  事實是,俄羅斯的一再退讓沒有換來北約的“適可而止”,幕後操盤的美國對俄羅斯這一軍事大國無休止地試探,使得矛盾終將以某種激烈的方式爆發。即在俄羅斯徹底對美國主導的北約軍事集團喪失政治信任時,在俄羅斯深刻認識到“緩衝地帶”已經被壓縮到極致,自身不能再後退之際,軍事行動可能成為解決衝突不可避免的選擇。

  客觀講,俄羅斯與歐盟成員國在經濟上存在巨大的互補互利空間,俄羅斯可以提供包括石油、天然氣、穀物和礦石等物資,為歐洲經濟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然而,美國並不樂意看到一個團結而強大的歐洲,推動北約這一軍事集團東擴,是美國對歐實行“離岸平衡”和“楔子戰略”的重要舉措。

  美國一直力圖控制歐洲,但長期以來,包括法國和德國在內的國家都具有自主外交傾向,這種“分離主義”趨勢並不符合美國的歐洲戰略利益設計。由於北約這一巨型軍事集團的存在,通過不斷挑撥誘發軍事行動,美國一步步將俄歐安全衝突上升為地緣衝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